温馨提示:请识别文章结尾处二维码或点击标题左下方蓝字“青波访谈”关注“青波访谈”

《铿锵旋律 岁月如歌——对话当代书画名家》系列丛书(10卷、300万字)之田树元篇
独特的艺术风格 扎实的艺术功力
——原吉林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田树元先生
令人刮目相看的田树元
人生犹如一眼泉水,或者汇入江河随波逐流,或者泻成壮丽的瀑布。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人的人生肯定不失为绚烂。我们的主人公田树元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废寝忘食,把书法艺术视为毕生的追求,用他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对弘扬并继承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执著,书写了人生壮美的乐章。

与原吉林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田树元先生在其工作室采访时合影
田树元先生祖籍辽宁省盖州市渤海边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德艺双馨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政协委员等。
是的,作为关东一代著名的书法家,田树元是当之无愧的,作为关东骄子,田树元是当之无愧的。不是吗?就是他,接连参加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展、第六届全国书展、首届全国行草书展、首届全国扇面书展、第一、五届全国楹联书展等重大展览;就是他,在王羲之杯、李太白杯等国际国内重大的书画赛事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就是他,其艺术简历编入《 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百名家精品集萃》、《首届海内外华人书画精品选》等30多部大型辞书,作品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入集;就是他,在当今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书坛纷杂的情况下,“仍将一灯荧燃的寂寞萧斋,视作万丈事业的起点,而视虚张声势为底气不足的悲凉。”够了,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执著追求吗?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吗?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丰硕成果吗?这难道还不值得或者让我们引以为自豪吗?这难道还不令人肃然起敬吗?
执著如初的田树元
早在10年前就结识田树元先生,当然这源于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索和田先生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准。早在多年前,我就致力于写几部反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的书,并在适当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或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我的丛书发行式。而随着时间的延续,我的“执著”也颇有成果,一大批在北京的中国书画名家都成为我笔下的主人公。当然,作为我曾出生和工作的故乡吉林省、特别是长春市,也不能不纳入我的视野和笔端。于是,采访并写写田树元的念头早就有之,但因为他忙我也忙总是擦肩而过。直到几年前的一天,我获悉他在长春市大经路原来的老华联有个工作室,便专门拜访了他。
还是那张充满丰韵的笑脸,只不过岁月的河流又使他多了几道更加可敬的皱纹;还是差不多齐肩的且梳理适度的头发,只不过多了一点点斑白;还是那样谈笑风生、平易近人,只不过更具有亲和力。
就是在他那个谈不上很大,但却十分精雅的工作室里,我们伴着悠悠的茶香,听着悦耳的轻音乐交流起来。田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艺术观点、艺术主张,向我讲述了他这些年走过的路和执著追求。我不停地思索着、记录着。我突然想起田先生书法集中有文写他的一段话:他学书崇古,信奉“书法不入晋入格,终成下品。”他悟性很高,悟从帖中来。《圣教序》一书,一买就三本,一本在家,一本在单位,一本随身带。读贴、临贴、背贴,走路坐车,心摹手追,直至闭目凝神,帖上之字皆如在睹。继后落脚在米芾,爱其沉着痛快,八面出锋。同时兼收苏轼的丰腴,文征明的灵动,王铎的折笔,傅山的率意,力求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
作为笔者的我,读着这一段文字,想着田先生这些年走过的路和他取得的丰硕成果,我想对他艺术的执著追求是心领神会的。特别是该文写道: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如蔡邕的“九势”、衡桓的“书势”、王羲之的“笔势”,论的都是“势”。康有为说:得势便,则已操胜算。树元作书,用笔结体最善取势。观其作品,行书居多,参照晋唐人尺牍书法的风韵,下笔迅疾,多用侧锋,点书精严,起止分明,布局率意,洒脱多姿,俊爽挺秀中蕴涵一股雄放浑厚之气。偶尔也有寻丈之作,一次参加吉林省书法精品展,他拿出一米见方的行书对联“龙门寻遗古,雪峰观经书”,气势夺人,一举夺得金奖。显然,他是将晋人气韵,颜柳风骨,苏米意趣,皆吐纳其间,把“隽永”和“雄浑”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并存笔下,相辅相成,对立强化,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貌和意境。
我在京城目睹一些所谓的“改革创新”,也目睹了向来引领时尚的京华是怎样处于“风暴”的中心的,而作为省会的长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响。然而他田树元却一直保持冷静和清醒。我读田先生的字没有张扬、没有颠狂、没有轻薄,也不庸俗和粗鲁,更没有作秀,而是平和自然、含蓄委婉,令人深感清新淡雅、赏心悦目。大有峻峭中见古朴、娟秀中见劲节、飘逸中见沉稳、柔美中见刚健之感。也正如有文所言:
亦隽亦雄浑的书风,与树元亦狂亦温文的性格相吻合。树元重视文化艺术素养,古今书艺理论了然于胸,诗词歌赋,富于情词文采。再加身材颀长,瘦骨清像,秀发飘拂,一派濡雅风度;与好友在一起,又喜歌善舞,舞姿翩翩,劲歌声声,一股狂劲,一种灵气,一丝豪放,一缕爽捷,便依稀可见。
我看到,田树元历经数年修炼,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勤学苦练,他的激情追寻和他良好的悟性,使他品高志成。多年来,他钟情于书,且笔耕不辍,使他劲笔升华。
难能可贵的田树元
交谈中,田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从艺之路,笔者也从其简介中“索取”了难能可贵的资料:他早年从军,书法作品就已入选郑州国际书展、开封国际临书展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子弟兵,凭借着自己的实力登上了最高的艺术殿堂。时间到了1994年,这一年田树元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自1996年以来,历任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职务。2001年破格晋升为国家一级美术师;2002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荣誉称号;2003年1月,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等。面对众多的荣誉和奖励,田树元总是微微一笑,他说荣誉和奖励只能代表过去,代表不了现在和将来。
如今年过6旬的田树元先生正是艺术生命最为旺盛的时期。“学书莫畏难,漫笔碑帖间;不辞面壁苦,豁然重重天。“这是田树元先生的自作诗,也是他学书路上的真实写照和自勉,更是他学书成功的感悟之所在。
我们祝愿田树元先生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迈向新境界,不断铸就新辉煌!

作者李清波(青波、清泉、一丁、远瞩),曾有过军旅生涯,后在党政机关任职20多年;曾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北京书画院常务院长、《聚焦名家》、《当代书画名家》总编辑;曾出版33部约250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人物传记、散文集、诗集、政论文集、评论集等著作;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规模盛大的《深沉的思索》(1-5卷、300万字、近3000页)政论系列文集首发式;曾在全国各地组织大型联展、个展、笔会暨各种论坛等活动数百场;曾采写过包括省部级、地市级领导在内的300多位政界人士;采写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裁、深圳万科集团总裁、上海绿地集团总裁在内的500多位企业家;采写过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在内的千余位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采写过包括启功、欧阳中石、吴冠中、文怀沙、沈鹏、刘炳森、范曾、李铎等在内的两千多位书画艺术家。作家、诗人、评论家、策划家、主持人。
明天敬请关注“青波访谈”《扎实的功力 良好的艺德——访吉林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陈涤先生》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
或添加微信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郑重声明:本人在微信公众平台“青波访谈”中所发表的所有作品,均为李青波本人已出版的《铿锵旋律 岁月如歌——对话当代书画名家》系列丛书(10卷、300万字)中的内容,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欢迎微信原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