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讲讲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的全称是《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它是我国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唐朝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的时候创作的,《祭侄文稿》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它目前收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为了祭祀颜真卿的侄儿颜季明的,整个文稿共有23行,有234个字。它和我国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合成天下三大行书,而《祭侄文稿》则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可见《祭侄文稿》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的时候,安禄山起兵造反,河北二十四郡纷纷沦丧,当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及其孩子颜季明镇守常山郡,也就是今天正定县西南一带,当时颜真卿在平原郡,也就是山东省陵县镇守,最后颜氏家族一门三十多口人被杀害。
在这种悲愤之中,颜真卿写了《祭侄文稿》,因为是在悲愤中书写的,所以颜真卿没有顾及笔墨工拙,字体随着情绪跌宕起伏,是颜真卿精神和书法功力的自然流露,由此而形成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所以《祭侄文稿》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说是墨迹原作的代表。

不过近期这个《祭侄文稿》要被台湾送到日本展览,据媒体报道1月16日要到日本展览。台湾此举瞬间引起了网友的争议。要知道,这种文物是非常珍贵的,一旦拿出去,很有可能受到损伤。很多国人也是没有见过《祭侄文稿》的,现在拿到外国去展览,所以很多人对此表示争议。

《祭侄文稿》这样的千年国宝,一般都是在真空中保存的,所谓“纸寿千年,绢本折半”。2008年的时候,《祭侄文稿》在台北展览过一次,不过这种稀世珍宝,可以说是展览一次就少一次,如果在众人面前被展览一次,就是对它伤害一次。
对书法比较感兴趣的网友评论,《祭侄文稿》目前就有一个,每次打开的时候,《祭侄文稿》就会掉0.0001毫米的纸纤维,可见从网友的评价来看,一旦展览,是会对《祭侄文稿》造成伤害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网友争论外出展览的原因。对于《祭侄文稿》外出展览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1:硬笔字写得挺好,为什么换成毛笔就不行了?原来是这样
2:学过写毛笔字是不是就一定能写好硬笔字了?
3:练习毛笔书法后,再写硬笔字的惊喜你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