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松在陕西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已经成为一种显学,一种潮流。
各市区县,都似乎有属于自己的马拉松比赛。关中、陕南、陕北,随便在网上找找,总能找得到,至少有一场国际马拉松赛事在这些地方举办。

▲2019年西马赛事。图/赵晨摄 | 凤凰网
不要低估这片土地对于举办马拉松的热情,我甚至在网上看到有位网友,一人血书求扶风举办法门寺——七星河国际马拉松比赛。
层出不穷的马拉松赛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中年男子群体。
最直观的一个数据是,2019年西安马拉松报名的12万人里,来自陕西的选手接近8万人——这其中,30-39岁选手占比最高。而且在全马与半马项目上,男性占多数。
要知道,在2017年,这项马拉松的报名人数仅仅才4万出头。再往前数几年,陕西的马拉松赛事,寥寥可数,就更别提报名跑马的人了。

1
陕西男子分很多种类,但过了30岁,只会分为两类——跑步和不跑步的。
30岁,刚踏入中年的牢笼,周遭的生活,已经隐含着一丝焦虑。对于足球、篮球的热情还在,但上场十分钟,体能就在不断提醒你,退下吧,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运动。
这种提醒,带着一份悲凉,透着「你不行」三个字。
尤其对陕西中年男子来讲,从小就在电视上耳濡目染各类男科医院广告,「你不行」这三个字,是最严重的指控。男人听了心碎,女人听了遭罪。
不允许,不可以!
30岁,趁着体内还有一丝年轻人留下来的悍勇之气。必须找一种运动来替代足球、篮球,以证明自己青春尚在。
以杠会友,单杠上翻飞,这种锻炼方式过于危险,只有看着活够了的老年人才能勇于上杠,玩得好了大家都说会玩,玩不好了就是床板一搭脸一盖,亲朋好友等着吃席。

▲长安步行街广场翻单杠的大爷。
坚持打猴,轻则耳鸣,重则耳聋,还又土又惹人嫌。至于像什么撞树、倒着走的锻炼方式,怎么看都有点显得不聪明的亚子。
健身房是不用去想了,虽然满大街都有人吆喝,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但实际上,在健身房只能开心两天,一次是办卡的那一天,另一次是卡过期的那一天,剩下的每一天,都在纠结要不要去健身房。
游泳?还是算了吧。新闻每年都讲,西安的游泳馆在水质上,总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尿素超标。
思来想去,跑步是最适合的运动方式,温和中带着一点潮流,不分时间,不挑地点。
当一个陕西的中年人开始跑步,压力最大的可能是加了他们微信好友的年轻人们。
他们凌晨一边玩手机,一边在揪心熬夜会不会猝死时,发现朋友圈里有人换上跑鞋、跑步装备,开始夜跑。
等早晨从被窝爬起来,打开朋友圈,发现已经有人三个小时前,在朋友圈里打卡:晨跑结束,你见过凌晨5点的西安吗?

拢共就配三张图,一张是自己跑步路线,一张是满头大汗的自拍,一张昏暗模糊的街景。甚至中午吃饭前,有人还要去抽空跑上半个小时。
在他们的朋友圈看不到别的内容,永远是跟跑步有关的,不断在进阶,买了什么鞋,冬天怎么跑不冷,跑步该用什么姿势,什么地面跑起来不伤脚踝,不厌其烦的转发跑步有多好的文章。
新加的微信好友,看完他们的朋友圈,甚至会怀疑自己加了一个国家级运动员。
但不管如何折腾,跑步的陕西中年人们,都怀着一颗跑马的心。
因为江湖传言:跑步不跑马,白在世上跑。

2
跑步,是一个人的孤独。跑马,是一群人的狂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马拉松上,有人靠装扮引人注目。你会在马拉松上看到各类奇奇怪的装扮,这些被生活捶打的中年人们,在属于自己的节日上,精心打扮,盛装出行。

▲图/澎湃新闻
像极了一场土味cosplay展。
从漫天神佛,到漫威英雄。从历史人物,到游戏人物,争奇斗艳,互不认输。
打扮的齐齐整整的师徒三人,站在西马的赛场上,总让人忍不住想起来,《西游记》中,唐僧就是从西安出发,一步一步上西天的。
毕竟,在马拉松的终点,真的看不到师徒三人的身影。

▲马拉松上的奇怪打扮。图/微博@聚焦西安印象 | 澎湃新闻
而在万物皆可兵马俑的西安,一场马拉松比赛上,不把自己打扮成兵马俑,可能会遗憾终身。即便是这种打扮已经在马拉松奇装异服秀里,属于土鳖打扮,但总会吸引到一些镜头。

▲西安城墙下“兵马俑”与“蜘蛛侠”赛跑。图/汤继颖摄 | 腾讯新闻
相比之下,穿汉服、打扮成蜘蛛侠,或者穿一身三级甲,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了,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创意可言。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热闹可看。
有些热闹是来自于赛事本身。逐年增加的本地马拉松,留住了花钱奔赴外地跑马的陕西中年男子。但有时候,步子迈得太大,就容易扯到蛋。
比如有一年,马拉松参赛者们到城墙底下的参赛点,发现最多就是企业展位,甚至还有大师傅在旁边悠然自得的扯面,准备做油泼面,放眼望去,乌泱泱一大堆人,整个场面热闹如庙会。
有些热闹则是来自于参赛者本身。今年5月份的长安国际大学城马拉松比赛上,有志愿者发现,本地知名跑团KKrunning的一些跑者,替跑、恶意领取完赛奖牌。


▲图/梦拾关中
志愿者们一开始拍照留证,然后与其理论,得到的答复是:领你一个奖牌咋了,不行我让我们亢凯团长来领!这样的回答瞬间让志愿者明白,讲道理是讲不通了。
然后他们发现,道理讲不通的,不仅是跟这些恶意领取完赛奖牌,替跑的人,还有他们的团长。网上有篇帖文里提到,亢团长在获知此事之后,情绪激动,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次针对KKrunning跑团的有预谋的网络攻击。
这要多亏比赛主办方,及时的开出了一张处罚公告,亢团长才稳定情绪,连夜手写了一封致歉信。

▲亢老师亲笔手书致歉信。
之前有调查显示,跑马拉松能跑出幻觉,有的人是因为准备不足,没有训练,体能跟不上。但现在看来,还有一些产生幻觉的,是智力没跟上。
这样的插曲,类似的还有,奖牌设计的辣眼睛,或者举办方在比赛物资上准备的不够专业。
但虽然有些许插曲,却并不影响陕西的每一场马拉松,跟全国那些出过一些插曲的马拉松比赛,在结果上都保持一致,都是圆满的马拉松。
国际友人摘走头奖,其他人跟着陪跑。
对于多数参赛的陕西中年人来讲,并不在乎这些插曲,也不在乎拿奖,而只是想完成跑马这件事。

3
相比于刚步入30岁,选择跑马是为了与生活产生点儿对抗,证明自己青春尚在。大多数30多岁的陕西中年男子跑马拉松的理由,就显得质朴的多。
参加马拉松比赛,重在跑,而不是比赛。
这几乎是大多数参加马拉松的陕西中年男子的共同认知。没人在乎设计难看的奖牌,没人在乎那些反复领奖牌的人,他们只想着在乱糟糟的生活里,力所能及的去完成跑步这件事。
人到中年,转过头发现满世界都是对中年男子的嘲讽,保温杯不离手,油腻,不修边幅,大肚腩,饭局上当着女性的面,讲黄段子……
可怕的是,这些事儿都是真实发生的,看光明顶藏着铁头功,看大肚子有金钟罩,看精气神得吃枸杞。

▲西安烤肉摊子上常见的场景。图/哇哦郝亮
比这些刻板印象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那种全方位的身心俱疲是最为切肤的感受,可与人言不过二三,即便是肉身端坐于烤肉摊前,热火朝天的聊天声中,心思有时候也会飞向头顶的星空。
真正的人到中年,最为捉紧的事情,并非去除油腻,扔掉手中的保温杯,而是在凶顽生活面前,怎么变得更加抗揍一些。

有人沉迷盘核桃,有人热衷躲进山中,有人爱上喝茶,有人在私家车里自闭,归根结底,都在想着凭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跟盘核桃或者在烤肉摊前吹牛逼,喝大酒,没什么两样。除了能少被媳妇骂两句之外,跑步并不会解决生活中的任何实际问题,但必不可少。
跑步也是一种私人空间。
虽然听起来有点渣,可以理直气壮的跟媳妇请假,不接电话,跑步的时候不方便回消息,可以跑完后不做家务,因为太累。但只有在跑步的时候,中年人的内心才是平和的。
即便是关系最好的朋友,在跑步时也常常会选择独自一人。不需要与任何人接触,只需要全身心的凝视自己。
一场十公里的跑步下来,内心澄澈,除了第二天腿疼。

4
这些中年人,是马拉松最忠实的参与者。
马拉松或许是最适合他们的平台,毕竟没有哪项篮球比赛或者足球比赛,愿意参赛者都是中年人。
人到中年,被作为目标用户的平台越来越少,像厄普·代克的诗中所写——我得打扫房屋,而你是床下的灰尘。
短视频平台上,年轻人可以配着在你胸口比划一个郭富城的BGM跳舞,收获无数好评。老年人们可以在广场上凭借翻单杠成为网红。盘核桃的中年主播,发一条视频,底下的留言往往是「只要不是盘走三个老头的核桃不是好核桃」,充满讥讽。
只有骗子会把他们当成目标用户,有大数据表明,在全国的受骗人群之中,中年人已经成了被骗的主力群体。
要不是西安还有烤肉摊子,中年人连夜生活都无处安放。但随着年纪增长,烤肉也有吃不动的一天。去广场上翻单杠的年纪,还在远方。
能接纳他们的,是每一场马拉松比赛。

▲图/西马赛事通
这里没人会像在篮球场上那样,嘲笑他们体力不足。也没有人会在意他们到底是不是秃顶,更不存在欺骗,还能体验一把摇号摇中所带来的小欢喜。
你可以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盛装打扮,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不考虑是不是能跑到终点的问题。也可以拍照发朋友圈,打卡马拉松。

▲图/中新网
不管你承不承认,跑马才是中年男子最适合的归宿。对多数人而言,每一场马拉松,都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挑战,坚持跑完就是一场胜利。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马拉松比赛办的似乎有点多,陕西这些中年人的膝盖以及私房钱,还够不够用。
作者:陈锵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宅饼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点击图片了解投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