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气温骤降有没有发现身边生病的朋友多了!注意!注意!注意!日前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最新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传染病发病12665例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官网截图2019年9月(2019年9月1日0时至9月30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665例。
甲类传染病无发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7063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以及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2.61%。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5602例,无死亡病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50%。

沈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介绍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

预计10月份秋冬季转换,是流感、流腮、猩红热、水痘和感染性腹泻等病毒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传染病暴发疫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较高;同时“十一”长假结束后外出旅游人员返回,不排除发生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疾病。
建议:学校/托幼机构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的流感聚集/暴发疫情,并严格执行各项流感防控措施;各基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要加强流感样病例的排查,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死亡病例及时采集样本检验,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确保监测敏感性。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推荐老年人、学生/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减少重症病例和降低流感流行风险。

此外,家中有孩子的
下面的信息需要你多加关注▼ 猩红热 冬季儿童多发 猩红热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好发于夏季、冬季季节,儿童多发。但由于学校、幼儿园新学期开始,10月份不排除幼儿园高年级、小学低年级局部地区有暴发的风险,但形成突发事件的风险较低。建议:
流行期间,幼托机构/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予以隔离治疗;出现猩红热病例的家庭和托幼机构,应注意患者的隔离和开窗通风以增强空气的流通以切断传播途径;儿童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被感染发病。托幼机构对公共用品、玩具每日开展预防性消毒,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风疹 要及时发现并隔离预计10月份病例仍以散发为主,不排除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风疹类疫苗是2010年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学龄前儿童有2针免疫史,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病例将大幅减少。建议
加强学校疫情监测,及时发现、隔离病例。继续做好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保证风疹类疫苗的接种率;学校加强晨午检及缺课登记,加强风疹病例的管理,及时发现隔离病例,并加强教室等密闭空间的通风;市民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育龄期妇女可在孕前检测血清风疹抗体,如阴性,可注射风疹疫苗,预防孕妇罹患风疹而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儿童的出生。

水痘、腮腺炎 进入秋季流行季水痘10月份进入秋季流行季,学校发生集体水痘暴发疫情风险加大,应重点关注高年龄段(10-16岁)中小学生,提倡及早接种第二针剂水痘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预测10月以后,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会继续保持一定水平的高发状态,并呈现小幅的波动,发生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性较小。建议:要加强疫情监测,疾控部门要及时将早期病例通报给托幼和学校,督促教育部门落实晨午检制度,定期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和聚集疫情苗头,及时报告,果断处置;加强户外锻炼,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个人防护;建议适龄儿童接种两剂次的水痘疫苗。建议政府部门制定麻腮风疫苗的2剂次接种程序,提高腮腺炎的保护水平。
病毒性腹泻 10月高发10月是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的高发季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副食摊点的廉价食品,管理难度大,增大了学校食品安全的风险;相关教育及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联合防控,避免食源性疾病出现暴发。建议:加强集体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做好食物中毒病例的发现与救治,以及事件的监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倡导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公众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意识;建议出游或聚餐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食用生奶、生水,不食用野生菌和野生动植物;市场监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小食店、食品小摊点的安全监管,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防止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流行病多发
一定要注意
预防!预防!预防!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来源:沈阳网、辽宁省卫生健康委、沈阳日报

END
编辑 | 小晴
责任编辑|koala
知道更多生活资讯
请添加小晴
商务合作请联系 陈总:13146081555

更多信息请添加爱盘锦网小晴微信咨询
快来戳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