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培训初心,推动班级前进___山东省培(2016)高中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 个人总结
阅读量:3688770
2019-10-22
短暂的集中研修很快就要结束了,总结起来,反思不少,收获颇多,暂用五个关键词概括如下。
【关键词一:感谢】
本次省培活动是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省财政厅直接拨款支持下进行的,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在省级层面上对骨干班主任培训进行的一次“顶层设计”。可以说是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值得感谢!
本次省培具体操作由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过政府采购中标后实施的,培训方案的设计是精心的,培训流程的安排是科学的,培训专家的选择是一流的,培训资源的使用是开放的。可以说是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筛选、争创一流,需要感谢!
本次省培是两个班一块上课,由柴老师和靖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两位班主任工作认真又负责、严肃又活跃,是很好的班级组织者和协调者,值得感谢!培训期间100位参训教师及时上课,认真听课,高度集中,积极参与,认真记笔记,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经验,值得感谢!
【关键词二:学生】
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不同思想内涵的生命体。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理应是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主角、主人、主体。虽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一理念是应该坚持的并且要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需要从学生内心深处不断呼唤进而唤醒!学生自自身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和挖掘,说到底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我修正、自我发展的过程。不是其他任何力量多能代替和置换的。我们传统的误区在现实中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根深蒂固的。越是这样,越需要尽快纠正。而在专家教授和一线教师的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学校、班级、社团、社会实践活动舞台的主角还给了学生。实现了“我们还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能舞出一生精彩”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三: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协调者,是一个学校中的一个年级中一个班级层面中的 “顶层设计师”。班主任不应该是班级所有事务的事必躬亲者,但一定是提前设计班级规则、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确定规则、通过多种途径监督规则实施、发现问题多种方式处理、促进班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那个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要走两条路线,一个是从任课教师中来、到任课教师中去的“教师路线”,旨在打造“优秀班级教师团队”;一个是从班级学生中来、到班级学生中去的“学生路线”旨在打造“优秀班级学生团队”。而最终打造的是“优秀班级团队”。班主任管理同样需要处理好班级层面的规则与学校、年级规则之间的关系,不能同后者相冲突,更不能在学生中发表一些与后者相矛盾的言论,误导学生,而要在后者的规则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实效高效的反思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班主任要眼中有“人”,心中有“事”,脑中有“法”,脚下有“路”。
【关键词四:学习】
学无止境。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学生需要学习,教师、家长乃至所有社会人都应该学习,不断学习,即要“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学习的时间可以灵活机动,学习的场所可以不断变动,学习的内容要不断更新,学习的目的要不断深化就是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学生中可以学习到教师所不懂想装懂还装不像的东西,从同事身上可以学习到同样学科的不同但更高效的教学、管理方法,从家长身上可以学习到经营家庭、管理孩子的精神财富,从社会身上可以学习到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从自己身上可以学习到既有的所谓“成功经验的局限性”尤其是通过新情景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学习,学习,再学习;反思,反思,再反思;实践,实践,再实践;提高,提高,再提高!要坚决克服“文人相轻”的不良积习!!要虚心,虚心,再虚心!!
【关键词五: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重要,但是方法就更重要。问题在于,别人总结出来的成功做法是建立在别人所处的中观、微观背景之下的,尤其是本校的校情、学情、教情和班情基础上的。有的做法不一定甚至一定不适合本校的土壤,照抄照搬、盲目借鉴是不理智的做法。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取得了实际的成绩并且是比较突出的成绩的做法,说出来就是经验,做出来就是报告。换句话说,你培养出来了“名学生”,你就是“名师”、“名班主任”,你的学校校长可能因此而成为“名校长”,你的学校也因此而成为“名学校”。再换句话说,学生能走多远,将决定老师、班主任能走多远;有多少学生能走这么远,将最终决定这个学校能走多远!
这次省培形式上是结束了,但是返回工作岗位后的班级管理实践尤其是在本次培训指导下的改革实践尤为重要。不忘2016省培的初心,继续推动班级管理的前进!再见济南,再见省培!
2016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