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一周两起!2名马拉松选手终点前猝死!跑马拉松不是赶时髦......

一周两起!2名马拉松选手终点前猝死!跑马拉松不是赶时髦......

阅读量:3688786 2019-10-22



  当又一个大众马拉松赛季悄然到来
最先引起关注的
竟然是跑者猝死的噩耗......
10月20日
全国各地有40多场马拉松鸣枪起跑
其中两场比赛
有两名跑者先后猝然倒地
心脏骤停、呼吸停止
 1 
10月20日
山东烟台2019龙口马拉松比赛中
一名半马选手突然心脏骤停猝死
《龙口半马组委会回应马拉松选手终点前猝死》,视频来源:梨视频
 2 
无独有偶
当天湖北荆州马拉松跑者
在半马终点100米处倒地猝死
《一周两起!2名马拉松选手终点前猝死》,视频来源:我们视频
马拉松选手接连出事
立即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据了解
半马跑者中途猝死的悲剧并非首次发生:
2015年10月25日,合肥国际马拉松,30岁男性,终点前倒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11月19日,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33岁男性,19公里处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11月26日,长宁半程马拉松,30岁男性,终点前120米倒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上面的这些案例
都是半马,都是在终点前
为什么历史总是这么的相似?
为什么猝死多发生在半马?
心脏骤停,是全世界马拉松比赛都会面临的考验,但是这一两年,心脏骤停和猝死发生在半程马拉松的比赛中特别频繁,而且总是出现在终点前的那一小段距离上。
当赛事对于跑者的体检资料和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越来越严格之后,问题往往就出在半马跑者的心态上。

不少人在感受到“跑步热”的冲击后,也想随大流涌入马拉松赛道,而相较于专业度更高的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则成为跑步“菜鸟”的首选。
“参加全马的选手几乎都需要进行系统的长时间训练,这个跨度短则三四个月,长则需要半年或者一年。他们要经常进行20公里以上的训练,所以比较了解自己。”专业跑步教练王晓刚曾告诉记者。
在王晓刚看来,很多参加半马的跑者是属于“冲动型消费者”,不少人平时可能只能跑5公里或者10公里,但是感觉21公里的赛程只要“咬咬牙就能跑完”,并没有去了解自己的身体极限。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认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陈国樑几乎每周都要参加各种马拉松赛事。他在长年的参赛经历中发现,10公里和半马比赛中出现的伤病情况不少于全马,很多跑者出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足底筋膜炎。
“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变得你有一双合脚的鞋就能出去跑,然后各种以前不曾运动的人因为冲动开始跑比赛,特别是10公里和半马。”陈国樑告诉记者,“往往这些人是最追求成绩的,也是最容易出事的。”
时下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跑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
跑马拉松不是赶时髦
量力而行很关键
对此,记者也采访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
01哪些人不适合跑马拉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小青:“没有参加过马拉松,突然参加马拉松的人,第二有心脏疾病的病人,比方说有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人群,另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参加马拉松,还有过度肥胖、年龄过大的人也不宜参加。”

02参加马拉松应该注意什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小青:“赛前赛中都很重要,赛前注意不要熬夜,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但是不要过饱,注意拉伸;赛中不要喝大量的水,注意保温;赛后冲入终点的时候,不要立马停下来, 做10到30分钟的慢跑。”
当然
专业马拉松跑者
也要给大伙一些建议:
2017年重庆国际马拉松比赛国内冠军:“对于业余跑者来说的话,如果参加比赛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检查自己的身体是不是能进行高强度的马拉松跑步,在跑步中不要跟着别人盲目拼比,找好自己的节奏,安全完赛就好。”
西安KKrunning亢凯跑团负责人 亢凯: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它是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的。现在马拉松盛行,业余选手突然增多,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一定不是半程马拉松比全程马拉松更安全,相反,半程马拉松比全程马拉松相对来说更耗费体力。因为全程马拉松距离比较长,专业选手们会懂得分配体力,比如在30公里的时候会选择休息一下。但是半程马拉松不同,多数业余选手觉得它距离比较短,他们可能不太会体力分配,会玩儿命的跑,这样就特别容易出事;其次,很多刚开始跑马的业余选手,跑到最后其实他们体力基本上已经耗尽了,但当他们看到终点又特别兴奋,想在这个时候挑战自我,因此在最后500米冲刺的时候,就很容易让自己的心率爆表,这是非常错误的。最后,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跑步的初心是为了锻炼身体,健康对我们来说才是更重要的,希望有更多的跑者,他们在跑步的时候能够享受赛道。
新闻来源:《都市快报》晚间版、人民日报
记者:白凯
本期编辑:蒋小羽
值班主任:林应乾、邓博
大家都在看最低-3℃!陕西大风+降水+降温的疯狂模式即将开启,这些信息你必须知道!
量力而行
避免意外
↓↓↓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