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海外见闻 | 在那遥远的地方,遇见这座城、这些人

海外见闻 | 在那遥远的地方,遇见这座城、这些人

阅读量:3710996 2019-10-23


孔子学院
用我们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关注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

随着飞机的引擎声,夜空下的机场逐渐缩为小小的一点,在视线中渐远,而飞入云层的我,正在前往那个遥远的国度——巴西。
之前我对于巴西的印象无外乎是一脸憨笑的罗纳尔多、随处可见的“巴西烤肉”和狂欢节中热情奔放的女郎……不敢相信自己即将要跨越一万公里,在异国他乡开始新的工作与生活。
夜已静,脑海中却从未停止对即将到来一切的构想,戴上耳机,渐渐随着这黑夜睡去,也正如同刚刚到达圣保罗的晚上,默默抿一口冰水,看着风吹起简陋的棚子,流浪汉们在角落里缩成一团,慵懒的音乐,好奇的侍者,都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到了一丝亲切。
在这个国家短暂的冬天中,“冷”也是种难得的触感,以至于刚刚踏入被称为“太阳之家”的阿拉拉夸拉(Araraquara)时,又不禁怀念起那恰到好处的寒风。
一座生物种群多样
和弥漫橙子香气的城市
阿拉拉夸拉(Araraquara)是一个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的城市,我的住处周围是一个巨大的牧场,每天牛、马、鸡都在争先恐后地享受着这片土地的富饶。据学生讲,在夏季,附近的小路就是公鸡群的领地,人们都需要避让,甚至是试图融入鸡群才能缓慢前行。

我想,这个说法必然是夸张了些,但仔细一想又觉得相当可爱。在几个月的观察下,这群小生物除了起得早了些,打鸣吵了些,基本不具有太大的“威胁性”,倒是酷爱芒果的蜥蜴,会在你与朋友们在树下高谈阔论,畅饮一杯新鲜果汁时直线冲入,让人惊慌失措的同时,又不禁感慨这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Araraquara校区
这个城市也被戏谑称为“Aralaranja”,主要是因为城市附近有一个巨大的橙汁工厂,每当工厂开工时,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橙子味,当地人便将Araraquara称作是一个巨大的橙子。
在这遥远的地方,抬头是纯净的天空,细品是熟悉的橙香,而多样的生物让人仿佛置身于动物园。在这里生活久了,仿佛也觉得自己是这动物园中的一员了。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中文一点也不难!”
还记得我的第一次课,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课前十分钟,教室门口便坐满了学生,因为其他老师在使用教室,我便和学生们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学生们也十分害羞,当我问起他们的中文名时,大家会用缓慢的语调解释他们的名字。
我拿出笔记本记下了大家的名字、中文名、爱好以及学中文的目标,很幸运,这是一群很可爱的学生,他们大多是语言学与文学专业,喜爱阅读与写作(在与我学习了几个月后,每个人都交给我了他们创作的中文诗歌,我相当佩服他们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这是难得的天赋)。

学生作业
这时,教室门被推开,我深吸一口气,带领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是我第一次上课,有点紧张,大家不要介意。”学生们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少了些刚开始的拘谨,一脸期待地望着我。我也向他们介绍了这门汉语课程,并且梳理了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字方面的特点。
许多学生会抱怨汉语非常难,但是如果让他们具体列举,无外乎便是“汉字太难了”这么一点。

汉字课
而汉语的主要难点在于孤立语与屈折语形式上的大不同,汉语重在语序与虚词,而葡萄牙语重在变位。当为学生讲清了这一点,鼓励他们学习汉语就不是那么难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进了他们对汉语的了解,克服了他们认为汉语“难”的心理障碍。
学生们也会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非常希望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因为学生大多是年轻人,我会为他们讲解一些当今的网络语言,会在每节课分享在中国发生的新鲜事,聆听他们的想法。
比如在中级一班我曾以“网络”为话题,和学生们讨论当今多媒体时代的利与弊;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会用更生动的方式去讲解,在一节成语课上,我列举了一些带有数字的成语,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用法,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一些成语,在课堂上分享给每一位同学;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常常会播放一些旋律比较简单的歌曲,例如讲解动物时我会使用歌曲《小鸡哔哔》,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而且熟练掌握了存现句。

还记得在临近期中考试时,有些学生非常焦虑,我便在课上为他们讲解了《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告诉他们将这四个字放在笔记本中的第一页,无论面对什么,都要冷静、平和,要如同涓涓细流般温暖身边的人,去填满生活中的坑洼,也要在需要时有所爆发……
学生们点了点头,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四个字,在之后每次学生会感到气馁时,我总会让他们翻到曾经记下的笔记,告诉大家学习中文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要如同水一般具有韧性,便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适应陌生的环境,与学生成为朋友,
我们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而对于我自身来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离开中国,离开熟悉的环境,在课堂外的时间大多是要一个人去逐渐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从茫然变得逐渐平和。
在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初来乍到手足无措的自己,学会了和学生们相互鼓励,去适应新的生活,去尝试新鲜事物,去超越上一个阶段的自己,我想即便是很多年以后,这段日子也是相当重要且难忘的吧。
在逐渐熟悉了这边的生活后,我有了教学生们做中餐的想法,学生们得知这一消息时非常兴奋。在调查了每一个学生的口味、过敏源和饮食习惯后,我制定了一份菜单,列出清单后和学生们一起购买食材,认真讲解了每一个人的分工后,大家就开始了紧张的筹备阶段。

学生包饺子
我非常欣赏巴西学生的礼貌与耐心,他们会主动帮我完善每一个步骤,并且踊跃参与尝菜环节。在遥远的巴西与一群热情的年轻人一同席地而坐,一边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侃侃而谈,真是一件幸福又充满意义的事情。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巴西人幸福指数为什么这么高?她说:“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生活已经够糟糕了,如果我们为生活那么烦恼,不就糟透了吗?”也对,在这片充满欢笑的土地上,也要把烦恼抛到一旁。

在最终的期末考试后,我拥抱了每一位学生,祝福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并且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对汉语的兴趣不断学习。学生说道:“我希望你能永远留在这里。”我说:“有些东西会一直留在这里。”
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想在我和学生们的心中,我们的故事永远不会划上句号。
这是两种文化的触碰与包容,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老师投入到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正如我的同事所说,“我们是没有勋章的文化大使,将汉语与中华文化播种到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简介艾如娜,毕业于湖北大学楚才学院,2018年7月至今任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投稿方式
如果您有志愿感言、孔院趣事、学员故事、教学方法、知识干货等想跟更多的人分享,欢迎通过投稿系统tougao.hanban.org给我们投稿(请选择“微信投稿”,并在文末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