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院校巡礼--浙江大学农学院

院校巡礼--浙江大学农学院

阅读量:3737532 2019-10-24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源于1910年创建的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成立于1999年7月,现有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茶学系、应用生物科学系等5个系和作物科学研究所、果树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园林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昆虫科学研究所、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学院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有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工作方针,实施人才培养、汇聚工程,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40人,其中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74人;教学科研并重岗1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9.3%;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63人。

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本科全员育人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培育工程。现有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个。学院在校本科生822名,硕士生971名(含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337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80名、留学硕士生20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334人),博士生503名(含留学博士生96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篇,提名奖14篇;建设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教学公开课2门,1本教材入选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各1个。2014年,学院本科教育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紧紧围绕“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体目标,做到“思路明确、组织落实、队伍健全、政策到位、工作主动”。建院来,学院共计5500余人次下农村为地方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举办各类培训班1500余班次,培训农民5万多名;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0余个。以建设“千亩葡萄千亩瓜,万亩玉米万亩茶”为核心,全面聚焦湖州新农村建设,示范辐射作用显著。以派遣首席专家、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立足浙江,倾力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已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人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荣誉称号,2人被评为省功勋特派员,35人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通过联合打造西南茶城、精品瓜类基地建设、烟草产业化研究、稻鱼共生系统模式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服务西部,取得初步成效。面向全国,努力跻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有14位教师被聘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走向世界,迈出可喜步伐,有2人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16年,汪自强教授作为教育系统的精准扶贫模范,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学院国内国际交流频繁,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明显增加;教师和学生出国进修、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日趋活跃。近3年有300多人次出国交流,接待国外学者来访也达300多人次;先后举办20余次国际会议,20余人担任国际重要期刊编委,10位教师入选2018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多位教师在国际学术机构任主要职务,学科影响不断扩大。2018年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达57%,本科生海外交流率达77%。 

学院党委坚持“实施党建伟大工程,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工作理念,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好班子,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浙江大学于子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履行抓党管党职责,全部党支部通过“五好”党支部验收评议;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农学院党委荣获2016年“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0年、2016年“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党委书记赵建明荣获浙江省高校“最受师生欢迎的书记”称号。2018年,作物所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茶叶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