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9月中旬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省食安办)牵头,会同15个省直部门、中央驻闽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我省具体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揪心事,紧扣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扎实开展整治食品安全联合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加强学习、促进交流、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扩大整治成效,现将全省及部分地市开展联合行动的特色亮点做法及工作成效以系列刊发的形式,于近期予以一一呈现。

联合整治行动亮点系列展示——
泉 州
试点推行食用农产品入市检测制度
严把市场准入关口

食用农产品质量入市把关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个难题和薄弱点。为攻克这一难题,探索长效机制,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动该市出台《泉州市流通领域食用农产品入市质量安全检测方案(试行)》,选定中心市区5家食用农产品源头性批发市场和12家农贸市场作为试点,推行入市检测制度,严把入市质量关口。
市场派驻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员
担当市场食品安全“守门员”

01
改造提升检测室

改造后检测室的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非法添加、违禁兽药残留等三大类15种,并规定了批发市场50~100批次,农贸市场15~30批次的每日检测批次,确保检测真实有效。

02
派驻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员

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17名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员,分别派驻17个试点市场实行驻场监督,实行凌晨和上午在市场上班、下午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跟班学习的工作模式。

03
合理制定检测计划

按“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建立检测计划随机生成机制,合理制定每周每月检测计划,实行区域市场差异化抽检,突出检测重点,检测监督员上岗以来共监督参与检测40.5万批次。

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销毁机制
当好市场不合格食品“清道夫”

01.通过签订协议明确权责
督促市场业主与市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协议,双方约定以快速检测结果作为入市食品的验货标准,快速检测不合格的,进行统一销毁。
02.统一销毁流程
经快速检测不合格的,由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员监督市场开办者、市场经营者按约定实行统一销毁,销毁时实行记录台账、流程录像或拍照。入市检测制度实施以来,共检出不合格55批次,销毁不合格食品1709.85公斤。
03.实行三类警示约谈
对一个月内市场快速检测3次以上不合格的或风险评价监测连续两季度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品类,由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不合格产品产地信息警示;一个月内被市场快速检测2次以上不合格的或风险评价监测连续两季度抽检不合格的市场经营者,由检测监督员督促市场开办者发布不合格经营者警示,监管部门将其列为监督检查重点;当月检测合格率低于95%的市场,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开办者开展警示约谈。
实行年度奖补政策
为入市检测制度注入“强心剂”
每年奖补资金(227万)由该市财政列入年度预算,对试点市场检测费用实行三个档次的年度奖补。

No.1
基础奖补
经年度考核考评合格的,每个市场先拨给80%的年度预算奖补资金作为年度检测经费的奖补。
No.2
绩效奖励
余下的20%奖补资金根据年度考核考评结果等次,对其实行分类奖补。
No.3
优秀奖励


来源:福建市场监管
本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权责归属原作者;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福建:“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进行曲 |【基层冲锋号】之一
福建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进行曲|【阶段成效】之二
福建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进行曲 |【福州篇】之三
福建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进行曲 |【厦门篇】之四
南平:多举措保障集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福建晋江督察校园食品安全
福建多部门开展全省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
守护“舌尖安全”,福州鼓楼区推进“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建设
市场卫士保秩序!国庆黄金周福建省各地市场监管人在行动
我国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增至2191项
厦门市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持续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