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孔子年少时也曾是个顽皮的熊孩子

孔子年少时也曾是个顽皮的熊孩子

阅读量:3751999 2019-10-24




写下这个标题,我自己都笑了:这不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吗?!可现实是:孔子在年轻的时候,的确也不是个上进少年,至少在十五岁之前,他应该是个淘气顽皮(或者说顽劣也未可知)、不爱学习的熊孩子。

这是真事儿,而且是孔子自己说的。
在《论语·为政》中,子曾经曰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圣人在十五之前,估计也是懵懵懂懂、捣乱调皮的叛逆少年。他不好学习,也不太爱守规矩,更别说苦读诗书了。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他突然就醒悟了:哦,原来还是学习最重要也最有前途哦!于是,寒窗苦读十五载,到了三十岁就小有名气了——三十而立吗。
人这一世,最难读懂的就是自己了。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自在,很成功,也很悠闲。但某一天,又突然觉得自己屁都不是,活得很累,也很无助,就跟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于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斗志消失,茫然四顾,天地混沌。可是,又是在某一天,又是历经了某件成功的事之后,又开始觉得自己很强大,是家人的依靠,是亲朋的挚爱挚友,而且可以为他们做很多事,顶天立地,仗剑天涯,于是,心劲又高了,斗志又来了,心情也好了许多。
如果你是个有思想有理念的读书人,遇到了人生路上的一些波动,便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又能处离乱不惊慌,处富贵不骄奢,处贫穷不斯滥,时刻检省自己的行为,并不断的通过学习、检省来提高自己,以期使自己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这个时候,你就成熟了——这大概就是四十不惑吧。
孔子在四十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位为“不惑”,也算是为自己这一人生阶段的一个总结吧。
十五岁开始认真学习,三十岁小有名气。此刻,年轻气盛的孔圣人难免才高气不群,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再过十年之后,在他四十岁的时候,把此前经历过的人、物、事,加以沉淀积淀,然后,便可以明辨自身和他人的是是非非。
这个时候的孔圣人境界可谓达到了“不被浮云遮望眼”的地步,所以,他说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已经“不惑”了。
到了五十岁的时候,看看过去历经的人和事,再看看以后的人生方向怎么走,发现唯有心安,静下心来做学问、做人、做事才是王道,是不二的选择——什么都知道了,过去的未来的也都基本看透了,也就不再浮躁了——此,就是五十而知天命吧。
读论语蛮有意思的。没事读来,常读常新。

欢迎关注许昌微播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