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时,又说起时间管理这件事来。如果你读过我之前那篇《我的时间管理》的文章,应该会记得我提到过的“二分钟原则”,“收集、理清、定义结果、下一步行动”的系统方法,以及我如何使用“番茄钟”去应对那些我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完成的工作。具体的细节不再重复多谈,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说过,所有的方法都是“术”,它并不如你的发心那样重要。今天想要谈的,也并非更多的方法——有时候,方法越多,其实反而越会成为障碍。主要的原因在于,太多的方法,常常容易让一个人进退失据。想要“在不同的状态下,使用当下最适合的方法,以将件事高效而又顺利的完成”这样的执念,除了其本身就会占据大量专注于当下的精力,还容易会让人忘记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的,今天要多谈一些的,就是最重要的那件事。
在讲那件事之前,我想先和你聊聊我在“为别人工作时”,和“为自己工作”时的不同状态。许多年前,在公司里上班的时候,即使忙碌,通勤途中,也会有至少半个钟头,是可以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安静读那么一会儿书的(虽然是北京,不过刚好我居住的地方就是公交车的终点站),从兴隆家园,到三里屯。一路开过去,大概是40分钟的时间。白天按部就班,依次处理那一天的工作。但处理工作之时,也会格外专注——毕竟,只是不断处理事项而已。头脑风暴,开会,总结,然后准备提案要用的PPT。一项一项勾选已经完成的工作,即使有时候会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也会十分愉悦的吁一口气。
后来有段时间,辞职创业,工作从“为公司”,变成了“为自己”。我的时间本身,变得很不一样。很少会再拥有大段大段整块的时间,整个白天的状态,几乎都是被打散的。即使是在周六周末,也要在家里处理大量的沟通工作——反反复复确认的brief,物料的修改,合同的签订等等。当然,也包括对行业进行不断的观察,以保持信息嗅觉的敏锐。所谓“自由支配的时间”,并没有它的名称那样自由。再后来,选择成为一名作者,没有以前那样的忙碌。但时间的状况,有时候也并不乐观——毕竟,除了写作之外,我还要给客户打广告呢~(笑)。一篇稿子看起来文章很短,可能中间改了十几次。改的时间没什么,我十分愿意修改,改到满意的状态,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但其实大部分的时间,并不是修改,而是中间大量的沟通与确认。这种沟通与确认之间,总是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碎片。甚至,我常常会想,除非一个人他要离群索居。否则,自由的时间,往往就意味着他不得不面对某种形式的“碎片”。
假如时间是水流,那么在公司里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把时间放进了一个固定的容器里。而失去了那个容器之后,水仍旧是那些水,然而其状态,却发生了让人难以预料的改变。不断要处理的琐事纷至沓来,且每件事都需要负责任——毕竟是为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亦不可能。特别忙碌的时候,大部分的碎片,会使一些事情变得格外奢侈。譬如:每天完完整整一个小时的锻炼。整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又或者坐在书桌前,专心写上一会儿新书的稿件。
可无论多忙碌,平均下来,我每天仍旧会阅读将近一个半小时——当然,阅读时间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我讲这些,只是想告诉你,这些阅读的时间,到底从何而来。它们几乎都是用少则两三分钟,多则五六分钟的碎片时间,积累而来。譬如锻炼的间隙。有时候,力量训练,因为并非为了肌肉增长,只是为了让身体学习调动更多的神经,因此需要“标准且不力竭”的锻炼方式。比如单臂的引体向上。组间休息会很长,有时候会达到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时间,我会用来读书。当然,耐力训练的组间休息是不到1分钟的,这段时间就不会苛刻地用来做什么。顶多是停下来喘口气。在工作累的时候,或者闭目养神,或者站起来走一走。但,假如有了“拿起手机”这个动作,我都会下意识地打开电子书。毕竟,刷新朋友圈是娱乐。打开电子书,随意阅读一会儿,也是不错的放松。哪怕只是扫上几眼,几分钟的时间,每天这样的碎片,也能够聚沙成塔。假如你不信,现在手机上都有app的时间记录功能。到了晚上睡前,你可以看一看自己有多少时间花在了漫无目的刷新社交网络,又有多少时间是用在了阅读,或者一些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上。
对于“积累”的认知,就是我所认为的,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事。当你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那么,你所珍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会辜负你。我不想说你会因此变得更富有。但,境况相同的两个人,一个每天用碎片的时间来学习理财知识,一个用碎片时间沉浸在社交网络里。数年之后,前者会比后者的经济宽裕一些,应当是件大概率的事。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讲的就是一个人,会通过每日不懈怠的方式,把自己放在人生之中平坦的位置上,并以此来等待他的使命。而“经济上的宽裕”,就是一件在盛世之时,可以通过这种不懈怠的努力而抵达的,人生中坦易的位置。孔子曾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太平盛世,贫穷是件耻辱的事。就如同在乱世之中,富贵是件耻辱的事一样。一个人若没有了这种不懈怠的努力,带来的平坦境况,面对他的使命的时候,他又何来的大勇去直面,去承担呢?这种使命,并不只是“杀身成仁”这样的伟大,也包括他要面对的人生——父母的需要,恋人的需要,人生走到半途时,对于事业的重新选择等等。
碎片的时间,也是时间。它并不意味着什么。毕竟,即使是在细碎的时间里,你仍旧是一个整体。而且,越是面对这样的碎片,你就越是要深刻的认知到,你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你,时刻都是一个完整的你。至于有人说,这样碎片的时间习惯了,会不会让一个人不知道应该怎样更多的专注?首先,假如你学着冥想,专注坐在某个地方——是的,就只是坐在那里,不做什么特别的事,然后安安静静度过那么半个钟头。那么你就不会因为任何事,而被影响自己专注的能力。因为当你闭上眼睛的时候,思绪会急速翻涌。当你在那样的状况下,仍旧能够念念不忘致良知的功夫,克清心中邪念。又怎会学不会专注呢?
但,这仍旧不是重点。重点是,真正能够影响你的,其实只有你的恐惧。在《论语.为政篇》中,冉求对孔子说:不是我不想践行那些深刻的道理,只是我的力量真的不足,所以无法做到。孔子对他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假如真的力量不足,总会因为力竭而休息。休息够了,继续前行就是。所谓“今汝画”,是自己给自己的画地为牢。而给自己的心套上枷锁,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被察觉的障碍。
<END>
文/勺布斯
微博:@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