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培养方案 |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硕士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硕士培养方案

阅读量:3759286 2019-10-24



考研的小可爱,都 置顶/星标 小研  ^_^
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硕士
(学科门类: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0713 一级学科名称:生态学) 
(二级学科代码:071300 二级学科名称:生态学)
一、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和道德素质,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科学的精神,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度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具有比较宽广的生态学基础,掌握生态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生态学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生态学科学或专门技术研究上取得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3.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在学累计时间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071301生态系统生态学 
01水鸟与湿地生态学 
02野生动植物资源与自然保护地管理 
03生态系统信息管理 
071302动物生态学 
01行为生态学
02动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 
071303修复生态学 
01恢复生态学
02矿山生态工程 
071304微生物生态学 
01微生态学 
02微生物生态工程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五、培养环节
总学分52学分,包括课程学分32学分,其他环节20学分。
具体课程安排见表1。
1.课程
(1)公共课程:8学分。其中英语4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 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8学分。
(3)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16学分。
2. 其他环节 包括学业综合报告:2学分;文献综述: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科研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12学分。
文献综述: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应广泛查阅国内外本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献,通过文献综述建立本领域的认识。
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通过墙报、口头报告形式进行学术交流;赴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研究和短期学术交流,鼓听学术同行的高水平学术报告。
科研实践:参与和协助导师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
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不少于一年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须有开题、中期考核和预答辩等环节。
六、培养方式
1.专业统一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研究生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2.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人特长结合科研任务拟定与培养方向相关的学位(毕业)论文题目开展科研训练。
3.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将课程学习和阅读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专业课教师和导师要指导研究生查阅专业资料,广泛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交流,熟悉学术规范、发展动态和前沿课题;通过撰写文献综述、拟定研究选题、撰写科研论文等学术训练,培养研究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5.对学位论文的全过程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考核和预答辩等环节须有不少三名具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专家组集体把关。学位论文通过预答辩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完成总学分和毕业论文答辩合格即可毕业,符合我校生态学专业学位授予要求可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安小研
历年真题 | 报录比 | 复习规划 | 导师简介
公共课 | 备考经验持续更新中... ...不见不散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