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明 董其昌 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阅读量:3760511 2019-10-25


沈语冰 张天弓 沈之珍 李 松
曹 建 吴云斌 陈国成 陈志平
马 啸 杨中良 (排名不分先后)
往期回顾
心经 千字文 石门十三品
八大山人 石涛 髡残 弘仁
龙门二十品 扬州八怪 清初四王
初唐四家 宋四家 唐代绘画
赵佶 颜真卿 赵孟頫 羲献
明四家 金刚经 白蕉 黄秋园
沈尹默 林风眠 黄秋园 陈子庄
徐悲鸿 高二适 陆俨少 来楚生
宋文治 于右任 赵朴初 谭延闿
郑孝胥 沈增植 康有为 吴昌硕
陈师曾 潘天寿 傅抱石 刘海粟
鲁 迅 陆维钊 王蘧常 马一浮
谢无量 胡小石 吴玉如 胡问遂
马公愚 潘伯鹰 梁漱溟 费新我
李可染 李苦禅 何香凝 陈半丁
陈大羽 吴作人 萧淑芳 唐 云
刘继卣 石   鲁 吴冠中 黄    胄
王福庵 周思聪 刘凌沧 江寒汀
刘旦宅

纵26厘米,横33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为明代书画名家董其昌所书。此卷分为两部分,前半为《东方朔答客难》,后半为自书五言古诗一首,均有乌丝栏界格,款记“戊辰八月”。此“戊辰”年为1628年,董其昌时年74岁。此卷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为董其昌晚年佳作。这件作品书写轻松自如,平淡中蕴奇秀,用笔圆润精妙,法存笔端,真正是潇洒出尘、游刃有余。在书写上,他行笔轻捷,转折自如,用笔精到,没有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在章法上,字距密,行距疏,布局疏朗匀称,与平淡率真的书风相和谐,具有清润虚灵、古淡散逸之美。董其昌善于在平淡中求变化、于洒脱中求雅逸,正合他“渐老渐熟,反归平淡”之意。


“难”是西汉东方朔首创的一种古文体。据《汉书》本传,东方朔向武帝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难》,用来自慰。文中假设有客话难东方朔,讥他官微位卑而务修圣人之道不止,他进行答辩。先说武帝时与战国时士人处境不同,遭遇自然而异;进而说修身是士人本分,不能因时而异;最后说士人的境遇因时而异自古而然。全篇带有诙谐的特点,发泄了他怀才不遇的牢骚情绪。


董其昌的书写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力追帖学风神。此作行中兼楷,用笔有颜真卿的率意,体势有米芾的欹侧,布局得赵孟頫之风神,轻捷自如而风华自足,反映出一种人格风范。总之,他力追古法,体现了自然秀雅的书法风格,创造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象。品读这件作品,有如清风拂面,令人心气爽然。从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董其昌所具有的聪慧和机巧。康有为评价董其昌书法“如休粮道士”。要知“休粮道士”的远离尘世、娴静安详、不动声色也是一种美。这种美虽然不同于刚毅之美,却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明 董其昌 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


释文: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土,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
15年来,我们一直做的是中国书画的大数据!
下期待续
长按识别二维码  敬请关注
书画纵横微信公众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