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成果显著

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成果显著

阅读量:3785212 2019-10-25


10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省党政代表团以“全面学习对接沪苏浙,携手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主题,主动赴沪苏浙开展学习考察和高质量对接合作。25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情况通报会,邀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张天培介绍了本次考察对接情况。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主持通报会。

据介绍,这次考察对接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芜湖会议精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二是深入学习沪苏浙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查找差距、提升水平。三是推深做实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合作项目,加快取得实质性合作成果,更好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赴一市两省对接期间,省党政代表团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座谈交流了携手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深入考察了一批科研机构、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项目,签署了多项合作框架协议和重大项目合作协议,考察对接取得丰硕而务实的成果。”张天培表示,本次考察对接,主动作为深度对接,进一步凝聚了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合力;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开放对接,形成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深化对接合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安徽贡献。
在开放对接方面,本次考察对接成果尤为丰富。据介绍,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此次赴沪苏浙考察对接,聚焦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事项,签署了15项会谈纪要和合作协议。同时,带动了市县、开发区、企业与沪苏浙加快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达成了118个合作事项,其中产业类5亿元以上合作项目79个,总投资接近1200亿元。
聚焦创新共建提能力,安徽与沪苏浙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签约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马鞍山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
为协调共进抓产业,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黄山等城市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本次考察对接签署了杭州市与合肥市、上海徐汇区与阜阳市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安徽省还将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重点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合作,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联盟;协力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中国(合肥)家用电器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打造长三角高水平创新产业活动品牌。
在绿色共保防污染、开放共赢促联通、民生共享便服务等各方面,本次考察对接均形成了重要成果。如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第三轮试点,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签署上海机场与安徽民航机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优化提升合肥区域性航空枢纽功能,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签署“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国际精品线路框架协议、长江三角洲区域汽车运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皖—沪森林湿地旅游康养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口支持及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等。
张天培表示,下一步,安徽将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明确的重大任务落实,统筹推进高质量“一圈五区”建设,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贡献安徽力量。一是全面对接对标沪苏浙,二是全面落实对接签约事项,三是全方位建立健全对接机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