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下午,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例行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督导组长总结听课情况。第二环节,大学、中学及培训班三个教研室分三个主题展开研讨。
督导组长闫丽萍老师进行教学总结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学督导组组长闫丽萍老师就本月听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点评,指出了各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以供学习借鉴。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她强调,汉语教学一定要遵循教学原则,注重精讲多练,牢记学生掌握语言是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堂上的黄金时间务必要讲练重难点知识。汉语教学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课堂上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督促各位老师不可松懈自身知识的积累,认真备课,力求上好每一堂课。
中学组教研活动

中学教研室本次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主题展开。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针对“课堂管理”进行了讨论。由于中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因此中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低年级学生过于活泼,上课说话、乱跑,不能专心听讲;高年级学生上课死气沉沉,经常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学习不积极、没兴趣,课堂管理较难。此次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结合课堂上的具体案例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课堂管理技巧,交流了课堂管理的经验,为老师进行有效课堂管理提供了方法。
培训班教研活动

近义词辨析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常将近义词混淆使用。培训班教研室以“夯实基础,不断提升”为主题,就如何更好地进行近义词辨析讲解做了探讨。每位老师借助案例,阐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共同思考交流如何进行近义词教学。大家认为,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之一是从语境中去考察,结合上下文,设想替换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能替换的总是近义词中意义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的往往是差异所在。此次教研活动,为各位老师如何更好地进行“近义词辨析”提供了方法。

大学组教研活动

大学教研室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促进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旨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研究学情、研究教法,分享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各教学点教师介绍了所在教学点授课班级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自己的反思,然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给出建议。最后各位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课时,深入讨论分层次教学的策略,进行归纳总结。

此次教研活动立足课堂,紧紧围绕课堂上的教学问题和课堂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学情、探讨教法,教师们在交流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对孔子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来源: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
文字:陈 层
图片:甄悦婷
审稿:杨谨瑜
制作:甄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