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语文纵横|文言文阅读——史记·孔子传

语文纵横|文言文阅读——史记·孔子传

阅读量:3826913 2019-10-26




孔子传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gǔ]②,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管理统计准确无误。②羖[gǔ]:公羊。黑色的公羊。
阅读上面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B.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D.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2.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 司空,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C.六艺,一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有时也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儒学六经。
D.摄,指代理,兼理,“摄政”指“根据君主命令处理政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厘子的赞誉,厘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5分)
                                       
(2)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5分)
参考答案:
1.C
2.A
3.D
4.       
(1)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2)我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原文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时,鲁国的大夫厘子病重,快要死了,厘子告诫自己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贱。成年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出纳钱粮计量公平准确;又曾担任管理牧场的小官,畜牧繁殖增长。由此,担任司空。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到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鲁国,鲁国又很好地对待他。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已经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予:“从前秦穆公国家小,又处在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他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溪,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露出喜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惧怕,大喜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的地位仍谦虚地对待别人’吗?”于是杀了扰乱政治的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随意哄抬物价;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池,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孔子七十三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读孔子的书,想见他的为人。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当时是荣耀一时,死后就完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文化常识
1.《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空: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司空亦为中国姓氏之一。
3.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4.六艺:含义有二: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2.指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其中《乐》早已于秦朝焚烧失传,甚至其存在与否都众说纷纭)六艺现代多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
5.文言文中表示兼代官职的词
兼(兼任)、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行(代理)、署(代理、暂任)、权(暂代)、判(高位兼低职)、假(临时的,代理的)、摄(暂代官职)、守(代理官职)。
孔子简介BIRTHDAY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