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卿美读书
——两耳只闻窗外事,一心不读寻常书——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chncsm2013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乱,而在这期间也先后涌现了很多进步人士,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济深就是其中一位。他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而他的一生曾追随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也曾参与蒋介石背叛革命,迫害共产党人。但最终他毕竟还是悬崖勒马,在认识到蒋介石反党反革命的真正面目之后,他创立中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近代我国著名的人民民主人士。
从上文提到的内容就能看出,李济深便是一位犯过错误,也做过许多对人民对国家有助益的事。1937年抗战爆发,李济深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西安事变”蒋介石脱险之后,李济深和冯玉祥曾主动上庐山找蒋介石面谈,说蒋介石如果不立即对日作战,他们就以政治家地位与蒋介石对峙;如蒋介石执行抗战,他们就以军人的地位服从他的驱策。”

这也说明李济深在国民党内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比如当年北伐战争之时,蒋介石是北伐军总司令,而负责坐镇后方支援前线的总司令就是李济深。后来由于国民党内部的权利争斗,李济深与蒋介石之间有了芥蒂,李也曾先后两次被蒋介石拘押并剥夺权利。
要知道在抗战爆发后的上海会战,十九路军积极抗日与日军多番激战,李济深深受鼓舞,他与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组成“抗日军人联合会”,积极宣传联共抗日的主张。在此期间,对我党意义较为重大的一次倡议,就是李济深主动向我党提出的。

此后抗日军人联合会成立后,李济深等曾图谋反蒋,1932年5月,李济深被任命为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坐镇蚌埠,他委派黄埔进步学生刘广、秦湘溥、曾致祖三人为上校参议,并委派他们外出视察工作,蒋介石深为提防,他们三人在武汉时,蒋介石特务组织“蓝衣社”武汉小组将他们秘密逮捕并杀害。李济深获悉后,写下长信痛骂蒋介石,并愤然与蒋绝交,然后辞职不干。不久李济深去香港,第二年走上公开反蒋的道路,即“福建事变”。
在这期间,李济深、陈铭枢曾通过蔡廷锴,派人至闽西前线与红军商谈合作反蒋抗日的事宜。当时,双方代表共同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但“左”倾路线执行者王明认为李济深是“军阀”,“福建人民政府是投机”,因而双方未能实现合作。蒋介石趁机重兵镇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在3个月内就失败了。后来,毛泽东评论此事,认为中共是“痛失良机,良机痛失”。

经过了这件事情之后,李济深退出国民党政治舞台,应该说蒋介石对他还算是仁至义尽,没有赶尽杀绝。但李济深抗日之心始终未有动摇,1948年,他联合抗日民主人士,何香凝、蔡廷锴、宋庆龄等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宋庆龄被推选为名誉主席,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5月5日,发表通电,代表民革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2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离开香港北上,到达东北解放区。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即政协会议按程序进入人事议程。中央人民政府6个副主席,共产党3个,民主人士3个。民主人士里,宋庆龄众望所归,但提到李济深时,有人认为,认为李济深曾是国民党军阀,杀害不少共产党人,没有资格当选副主席。

大家也知道周总理是最了解李济深,于是在叹息惆怅之后向代表解释道,不要总是计较民主人士的错误。李济深先生发动福建事变反蒋,曾主动和中央苏区联络,当时如果不是中央领导的“左”倾,就能形成江西与福建的扩大割据,也许就不用长征…

《时史文科》

为防失联请关注备用公号《时史文化》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sswh8001@163.com
小编微信:zhengnengliang_wlh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公开内容,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感恩和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