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开幕式现场 本网记者 薛刚/摄
“公共价值和美好生活”与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全面提升紧密相连,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面向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现实,回应愈益复杂、艰深的时代难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使命与应有的担当。
10月26日,以“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华侨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求是学刊》、《江海学刊》、《吉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和学术机构的共约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大会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研究员,陕西省社科联主席、陕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先后致辞。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分别从“制度正义与美好生活”、“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价值取向”、“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唯物史观、治国理政、物化生存等视角中的美好生活”、“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的主题。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冯颜利研究员、浙江大学张盾教授等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哲学的新路径”、“社会主要矛盾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国价值视角中的美好生活”、“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古今之变中的公共性问题”等议题分别进行了阐释。
会议将围绕“公共性与公共价值”、“新时代美好生活及其建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以及“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分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据悉第20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将于2020年在山东大学召开。
精彩推荐中华典籍阿拉伯语翻译的问题、原则与任务“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年9月结项情况的通报谢伏瞻:新中国70年经济与经济学发展2019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宗悦 排版编辑: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