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布政使余思枢
2019/10/28
余思枢,号子元,余阙之后,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人,七世均入庠序,家贫好读书,九岁时,闻三叔榜举于乡,即知力学。十六为府学附生,父母先后即世,思枢勉力治丧,时方遭水患困苦,备经哀痛。及至咸丰三年(1853年)吕贤基奉命办理淮北乡团,每日赴各团看操,分别优劣,思枢所率团勇尤训练有方。
五年(1855年)随知府李元华统乡团渡巢湖攻克无为州,积军功得六品蓝翎主簿,击贼于潜山,弟思楠殉焉。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选甘肃宁夏府平罗县主簿,仍留军营,克复潜山、太湖,保以知县留甘补用。同治元年(1862年),甘凉道李鹤章奉两江总督曾国藩檄,募淮勇渡江,思枢以千人随之至沪,克嘉定、青浦、太仓各城,累保直隶州,换花翎。三年(1864年),克复无锡、金匮。保举候补知府;克复常熟、昭文县,保道员,均留甘省补用。寻克复常州,加勇号,并加按察使衔。大学士湖督李鸿章奉旨授剿捻大臣,札调余思枢办理营务处,及在楚北派问鹾案,商人馈巨金,峻却之。鸿章奉命赴川查办事件,随带余思枢入川办理发审,值黔中民教不和,朝旨命鸿章派司道大员前往查办,鸿章覆奏言思枢熟习洋务,能持大体,即命入黔办理,数月事竣,夷人佩服,乡民感之,以贵州巡抚曾璧光奏结黔省九起教案,赏加布政使衔。四年(1865年),简授贵东道,境内遭苗匪蹂躏,十室九空,思枢设法招徕劝农安业,地方日有起色,大吏称其贤能。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请旨分巡贵西兵备道兼管安南大遵等处地方,驻扎威宁州。光绪元年(1875年),擢贵州按察使,黔中当军务之后,积案甚多,思枢逐一查办,将上控案件结清,署藩司篆。三年(1877年),简授山东布政使,赴任未久,因东抚被参,牵连罣误,解任,奉旨降调来京,因疾未及赴,卒于济宁州途中。
——《庐州府志》《缙绅全书·光绪二年冬》

余思枢,安徽合肥人,附贡,参加淮军攻打太平军。因功光绪元年(1875年)任贵州按察使。光绪二年(1876年)任贵州布政。光绪四年(1878年)官山东布政使。光绪五年(1879年)余思枢因收受下级节、寿礼物,被降三级调用。
——《宣统山东通志》《息烽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