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机耐高温涂料施工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方法来避免出现起泡问题:
施工前准备环节
基材处理方面:
彻底清洁基材表面,去除油污、灰尘、铁锈以及其他杂质。例如,对于金属基材,可先用有机溶剂如丙酮、甲苯等进行擦拭,去除油污,然后通过喷砂等方式除锈并增加表面粗糙度,保证表面平整、干燥且洁净,这样能减少因基材表面不洁净导致涂料与基材结合不良而产生气泡的情况。
对于一些多孔性基材,可提前进行封闭处理,如使用合适的底漆进行打底,填充基材孔隙,防止在后续涂覆有机耐高温涂料时,空气从孔隙中逸出形成气泡。
涂料调配环节:
严格按照涂料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调配涂料,如果是多组分涂料,各组分的量要准确无误,避免因配比不当造成涂料反应不完全或内部产生不稳定成分,进而引发起泡现象。
在调配过程中,要缓慢且充分地搅拌涂料,尽量减少空气混入涂料体系中。搅拌完成后,可让涂料静置一段时间,使混入的空气自然逸出,减少涂料中的含气量。同时,如需使用稀释剂,也要控制好稀释剂的添加量,避免过度稀释导致涂料稳定性变差而容易起泡。
施工操作环节
施工方式把控方面:
刷涂时:应采用轻柔、均匀的涂刷动作,避免过快、过猛地刷涂使空气卷入涂料中形成气泡。同时,每刷完一道后,可使用毛刷轻轻将涂层表面抚平,促使混入的空气排出,减少气泡残留。
喷涂时:要合理调整喷枪的参数,如降低空气压力至合适范围,避免过高的气压使涂料雾化过度,导致大量空气混入涂料并附着在基材上形成气泡;保持喷枪与基材的适当距离,一般根据喷枪类型和涂料特点控制在 15-30 厘米左右,防止距离过近涂料冲击基材产生反弹形成气泡,或者距离过远造成涂料雾化不均匀而夹杂空气。此外,采用多层喷涂时,每层喷涂后要等涂层稍干,使空气有足够时间逸出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喷涂。
浸涂时:控制好浸涂的速度,不宜过快,让工件缓慢浸入涂料中,减少空气被带入涂料中的量。工件从涂料中取出后,可适当抖动或倾斜工件,使多余的涂料自然流回漆槽,同时也帮助气泡排出,并且要保证工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自然晾干一段时间,让涂层中的空气充分逸出后再进行后续的固化处理。
涂层厚度控制方面:
遵循涂料说明书规定的每层涂层厚度要求,避免涂层过厚。因为过厚的涂层干燥固化时,内部溶剂挥发等产生的气体难以顺利排出,容易积聚形成气泡。一般采用多次薄涂的方式,等前一层涂层充分干燥或实干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涂覆,这样有助于每层涂层中的空气及时逸出,降低起泡风险。
施工后处理环节
干燥固化方面:
选择合适的干燥固化条件,如温度、时间等参数要严格按照涂料产品要求执行。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涂料内部溶剂等成分快速挥发,气体产生速度过快而无法及时排出形成气泡;或者温度过低、时间不足使涂料固化不完全,内部残留的可挥发成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慢慢挥发形成气泡。
在干燥固化过程中,确保施工环境通风良好,利于溶剂挥发产生的气体及时扩散到外界,减少在涂层内积聚形成气泡的可能性。同时,保持环境的洁净,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涂层中影响气泡排出或造成其他质量问题。
通过以上各环节细致、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减少有机耐高温涂料施工过程中起泡问题的出现。
室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50, IOTA 9150K.
高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08,
IOTA 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