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如何选择适合的涂层结合强度检测方法?

如何选择适合的涂层结合强度检测方法?

阅读量:289 img

选择适合的涂层结合强度检测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考量要点及相应的选择建议:

涂层自身特性

  • 涂层厚度:
    • 较厚涂层(毫米级及以上):如一些热喷涂制备的厚陶瓷涂层,可优先考虑拉伸试验法、剪切试验法等直接力学检测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作用,比较适合厚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的定量测量,能直观地反映涂层在较大外力下从基体剥离的情况。
    • 较薄涂层(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像纳米薄膜涂层、电子器件表面的有机薄膜涂层等,压痕试验法、纳米压痕试验法等更合适。它们可以在小尺度下精确控制加载力,对薄涂层进行检测,避免因常规大载荷试验破坏涂层,且能准确分析薄涂层在微小力作用下的结合性能。
  • 涂层硬度:
    • 硬质涂层:例如陶瓷涂层、硬质金属涂层等,划痕试验法、压痕试验法应用较多。硬质涂层在承受划痕或压痕时,其周边的剥落、开裂等现象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与基体的结合情况,而且这两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对硬质涂层的力学响应特征捕捉较为有效。
    • 软质涂层:对于一些软质的聚合物涂层等,拉伸试验或剪切试验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加载速率等参数,避免因涂层过度变形而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也可考虑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红外热成像检测法,通过观察热传递过程中涂层与基体的结合表现来间接评估结合强度。

基体材料特性


  • 基体材质:
    • 金属基体:如果基体是金属,像钢铁、铝合金等,多种检测方法都适用,如拉伸试验、剪切试验、涡流检测法(针对导电金属基体)等。因为金属基体力学性能相对稳定,能较好地配合各种力学检测手段,同时涡流检测利用金属的导电特性也可有效检测涂层结合情况。
    • 陶瓷基体:对于陶瓷基体,由于其脆性大,在选择检测方法时要避免采用可能导致基体破裂的大载荷力学试验,可更多地考虑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法、射线检测法等,通过探测内部结合界面情况来评估结合强度,减少对基体和涂层的破坏风险。
    • 复合材料基体:复合材料基体结构较为复杂,不同相的材料特性差异大,这时宜选用对材料内部结构分辨能力较强的检测方法,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可分析界面元素分布情况)、射线检测法(能观察内部结构)等,以便准确判断涂层与基体各部分的结合状态。
  • 基体形状与尺寸:
    • 形状规则、尺寸较大的基体:例如平板状的金属板、大型的陶瓷部件等,可选择的检测方法范围较广,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红外热成像检测等都能较好地实施,便于操作和固定试样进行检测。
    • 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基体:像一些具有复杂曲面的机械零部件、微型电子器件等,无损检测方法更为合适,如超声波检测法、激光散斑检测法等,这些方法不受复杂形状和小尺寸限制,能在不破坏基体和涂层的前提下进行检测,尽管部分只能进行定性评估,但也能满足此类特殊基体的检测需求。

涂层使用工况及检测目的


  • 使用工况:
    • 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涂层:如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涂层,热震试验法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拉伸试验等)较为合适。热震试验能模拟高温交变的实际工况,考察涂层与基体在热应力作用下的结合情况,再通过常规力学检测进一步量化结合强度,全面评估涂层在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结合性能。
    • 承受剪切力为主的涂层:比如机械传动部件表面的涂层,剪切试验法就是关键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反映涂层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剪切作用下的结合强度,保障部件在承受相应外力时涂层不会剥落。
    • 长期处于腐蚀环境的涂层:除了关注涂层自身的抗腐蚀性能外,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也很重要,可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定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法、红外热成像检测法等,以便及时发现因腐蚀等因素导致的结合不良情况,保证涂层持续发挥防护作用。
  • 检测目的:
    • 定性评估涂层结合情况:若只是想大致了解涂层与基体是否存在结合缺陷,如是否有分层、脱开等情况,无损检测方法如红外热成像检测法、激光散斑检测法等就可以满足需求,它们能快速给出涂层结合状态的定性判断,便于初步筛选。
    • 定量测定结合强度数值:当需要精确的结合强度数据,用于质量控制、设计验证等目的时,则要选择拉伸试验法、剪切试验法等直接力学检测方法,通过准确的载荷测量和相应的计算得到具体的结合强度数值。
室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50, IOTA 9150K.   
高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08IOTA 9118.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