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固化聚硅氮烷与高温固化聚硅氮烷的主要区别
阅读量:262
img
1. 固化条件
室温固化:
在环境温度(通常为 25℃左右)下即可发生交联反应,无需额外加热。其固化依赖于聚硅氮烷本身的高反应性(如与空气中的水分或基材表面的羟基反应),但完全固化时间较长(通常需 3-7 天)。
高温固化:
需要外部加热(如 110℃以上)才能触发交联反应,固化速度较快(如 10 分钟初步固化),但完全固化仍需数天。高温可加速分子链的交联,形成更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
2. 性能特点
硬度与耐热性:
室温固化型通常硬度更高(如铅笔硬度可达 8H),且最终耐热性更强(如耐温达 800℃以上)。
高温固化型在固化后硬度略低(如 4-6H),且长期使用温度可能受限(如仅耐 300℃),但通过后续高温处理(如 700-1000℃)可进一步提升硬度(如达 13GPa)。
化学稳定性:
室温固化型对水、溶剂及腐蚀性物质的耐受性更优,适合严苛环境;高温固化型可能因固化过程中的部分分解而稳定性略逊。
3. 应用场景
室温固化:
适用于大型设备、复杂结构或无法加热的基材(如塑料、电子元件),需高硬度、耐高温且长期防护的场景(如航空航天涂层、核电设备防腐)。
高温固化:
适合需要快速成膜的场景(如生产线涂装),或对耐热性要求较低但需短期防护的领域(如普通工业部件涂层)。
4. 典型产品示例
室温固化型:
如杭州万观科技的 SN3600,可在室温下快速表干(1 小时),完全固化后耐 800℃高温,用于船舶、化工管道等。
高温固化型:
如 NS3800 需 110℃加热 10 分钟初步固化,适合需快速生产的小型部件,但长期耐温仅 300℃。
总结
两者核心差异在于固化条件对交联程度和最终结构的影响。室温固化依赖自然反应,性能更全面但耗时;高温固化通过加热加速工艺,适合特定效率需求。选择时需根据基材特性、使用环境及生产效率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