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氮烷的成膜性受以下多种因素影响:
1. 溶剂类型
不同的溶剂对聚硅氮烷的溶解性以及挥发特性不同。如果溶剂挥发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聚硅氮烷来不及均匀铺展就快速干燥,形成的膜容易出现缺陷,比如有孔洞、厚度不均匀等情况;而挥发速度过慢,则成膜时间会大大延长,还可能在膜中残留溶剂,影响膜的致密性和性能。像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常被用于溶解聚硅氮烷来辅助成膜,其选择和使用量都会影响成膜效果。
2. 聚硅氮烷自身的结构与分子量
结构方面:分子链的支化程度、侧基的种类和大小等会改变其分子间作用力以及链段的柔顺性。例如,带有较大体积侧基的聚硅氮烷,分子链的活动能力受限,在成膜过程中链段难以充分舒展和相互交织,进而影响膜的平整度和连续性。
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较低时,聚硅氮烷的流动性较好,利于在基底表面快速铺展形成薄膜,但膜的机械强度可能相对较弱;分子量过高,其粘度大,不易均匀成膜,容易出现局部堆积等现象。
3. 基底的性质
表面能:基底的表面能高低影响聚硅氮烷对其的润湿性。若基底表面能低,聚硅氮烷溶液难以在其表面铺展,容易出现缩聚现象,无法形成连续完整的膜;而高表面能的基底则有利于聚硅氮烷溶液的铺展,利于成膜。比如,在亲水性的玻璃基底上成膜效果可能优于在疏水性的某些塑料基底上。
粗糙度:基底表面如果粗糙度较大,聚硅氮烷溶液在其表面会因凹凸不平难以形成均匀平整的膜,可能会在凹陷处积聚,凸起处膜较薄甚至无法覆盖,影响膜的整体质量。
4. 环境条件
温度:较高的温度会加快溶剂挥发速度,同时也可能影响聚硅氮烷分子链的运动状态,合适的温度能使聚硅氮烷在溶剂挥发过程中有序排列成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成膜出现问题,如膜开裂或者无法干燥固化等情况。
湿度:环境湿度大时,水汽可能混入聚硅氮烷溶液中,一方面可能改变溶液的浓度和粘度,另一方面在成膜后,水汽残留容易使膜出现气泡等缺陷,破坏膜的完整性和致密性。
5. 涂覆工艺
涂覆方法:常见的如旋涂、喷涂、浸涂等方法各有特点。旋涂能获得厚度较均匀的膜,但对于大面积涂覆效率较低;喷涂可以实现大面积快速涂覆,但膜的均匀性较难精准控制;浸涂操作相对简单,但容易出现膜厚不均以及边缘效应等问题,不同的涂覆方法对聚硅氮烷最终的成膜性影响明显。
涂覆参数:例如旋涂时的转速、时间,喷涂时的压力、距离等参数设定都会影响聚硅氮烷溶液在基底上的分布和成膜的质量。
室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50, IOTA 9150K.
高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08,
IOTA 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