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涂层的厚度对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有着较为复杂的影响,具体如下:
涂层过薄时的影响
难以形成有效覆盖:当涂层厚度过薄时,可能无法完整且均匀地覆盖基体表面,容易出现局部未被涂层保护到的情况,导致基体与外界环境有直接接触的可能。例如,在一些形状复杂的金属部件表面涂覆耐高温涂层,如果涂层太薄,在部件的棱角、凹槽等部位可能就覆盖不完全,使得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缺乏整体性,整体结合强度难以保证。
无法充分发挥结合作用:涂层太薄往往意味着其自身难以形成足够稳固的结构来与基体产生良好的相互作用,像化学键合、机械咬合等作用都可能因为涂层太薄而无法充分施展。比如某些依靠涂层中的活性成分与基体发生化学反应来增强结合力的情况,过薄的涂层所含活性成分有限,与基体形成的化学键数量少,从而使得结合强度较低。
涂层过厚时的影响
内部应力积聚:随着涂层厚度不断增加,涂层内部会逐渐积聚较大的内应力。这是因为涂层在固化、受热膨胀或冷却收缩等过程中,各层之间以及涂层与基体之间由于变形的协调性问题产生应力。过厚的涂层无法有效释放这些内应力,当内应力超过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时,就容易导致涂层从基体上剥落或者产生裂纹,严重破坏结合强度。例如,一些陶瓷类耐高温涂层在涂覆过厚时,在后续的高温使用过程中,由于热膨胀产生的内应力无法释放,常常出现涂层开裂、翘起等现象,进而使结合强度大幅下降。
易出现缺陷传播:较厚的涂层一旦在局部出现微小的缺陷(如孔隙、微裂纹等),这些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扩展和蔓延,因为涂层内部有更多的 “空间” 供其发展。而且厚涂层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复杂,一处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区域与基体的结合情况,导致整个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变差。比如在高温环境下,厚涂层中的微裂纹可能会在热应力等作用下逐渐延伸,最终使涂层大面积从基体上脱离。
合适厚度的重要性
保障结合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涂层厚度能够在满足耐高温等性能需求的同时,使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结合状态。在此厚度下,涂层既能完整覆盖基体,充分发挥其与基体的各种结合作用(如机械咬合、化学键合等),又不会因内应力过大等问题影响结合强度。例如,对于某款应用在高温炉内的金属部件的耐高温有机硅涂层,经过试验确定厚度在 100 - 200 微米时,既能有效抵御高温侵蚀,又能与基体保持良好的结合,确保部件长时间稳定运行。
优化综合性能:合适的涂层厚度有助于优化涂层的综合性能,包括结合强度、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等。它可以使涂层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更好地协同基体发挥作用,避免因厚度问题引发的各类失效情况,延长涂层和基体组成的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总之,耐高温涂层的厚度需要根据具体的涂层类型、基体材料以及使用工况等因素综合确定,以保障涂层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强度和优异的使用性能。
室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50, IOTA 9150K.
高温固化聚硅氮烷,请查看
IOTA 9108,
IOTA 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