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台湾的国语比普通话读音少一个声调

台湾的国语比普通话读音少一个声调

阅读量:3648546 2019-10-21


台湾的国语比普通话读音少一个声调
—无心—
  台湾国语和大陆的普通话同出于大陆北方话,但每每听台湾国语总觉得有点儿别扭,但又说不出所以然。其实,除了习惯用词和说话方式以外,台湾的国语比大陆的普通话少一个声调。
  如大家所知,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共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所谓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过去还有入声,现在早已不用了。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普通话其实还有第五个声调,那就是轻声。
  人们说话离不开轻声,但不知为什么,在正式场合时却往往忽略轻声的正式读音,而把应该读轻声的字读成四个声调中的一个,以至于好像轻声不是正式的读音。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应该读轻声的字读出声调反而才不对。比如作为连词用的“的”、“地”、“得”,统统应该读作de,而不该错误地读作dē、dì、dé。
  有些字不是本身读作轻声,而在某些和别的字搭配的情况下却应该读作轻声,比如“走不开”中的“不”。
  而台湾国语却几乎没有轻声字。台湾人说的国语基本都是传自1945年齐铁根老先生在广播电台里推广的“国语读音示范”,而齐老先生出于个人习惯在读轻声字的时候比较“用力”,最离谱的要算是作为连词的“和”字被齐老先生按取自北京土语的轻声han音读作hàn(汗音)了。
  另外,叠字双音的称谓,比如“妈妈”、“爸爸”、“爷爷”、“叔叔”、“哥哥”等等,在普通话里第二字都是读作轻声的,但在台湾国语里却大多是把第一字读作上声(三声)而第二个字读作阳平(二声)。

  因为少了这么一个轻音,说同样一句话,台湾国语听起来总让人觉得和大陆的普通话不大一样。


 ? 关注末儒堂,请扫二维码!?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