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孔子一生之周游列国

孔子一生之周游列国

阅读量:3710957 2019-10-23



◆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
主要行迹:
孔子堕三都失败,与三桓矛盾加剧,鲁国贵族群起攻之,齐国送来女乐麻痹鲁国君臣,鲁君弃孔子不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
相关人物:
鲁定公:鲁国第25任君主,在位15年。              
季桓子:鲁国大夫,三桓之一

◆ 卫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主要行迹:
孔子刚到卫国时因为得不到卫灵公信任,准备去陈国。途中经过匡地,因为长相近似阳虎,而被匡人围攻,在宁武子的帮助下获救。而后蘧伯玉邀请孔子回到卫国。在卫国,孔子见南子,收子贡、子夏等为徒,子路担任蒲大夫。
相关人物:
卫灵公:卫国第28位国君,在位42年。            
南子:卫国女政治家,原是宋国公主,嫁给卫灵公。
宁武子: 名俞, 谥号武子。卫国大夫。                                                
蘧伯玉:卫国大夫,著名政治家。
阳虎:季孙氏家臣,曾破坏匡地。

◆ 宋国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
主要行迹:
孔子到达宋国,未作久留。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想要杀他。孔子微服逃离。
相关人物:
桓魋:宋桓公后代,宋国司马,掌管兵权。
◆ 郑国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
主要事迹:
孔子途径郑国都城,未作久留,期间孔子与弟子失散,被郑人称为“累累若丧家之狗”。
相关人物: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 陈国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
主要事迹:
孔子离开卫国后,经过曹、宋、郑,到达陈国。陈湣公与他有过多次交流。孔子收子张、公良儒等为徒。哀公六年吴国伐陈,孔子离陈至楚,在途中断粮。
相关人物:
陈湣公:陈国末代君主,在位24年。
◆ 楚国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
主要事迹:
孔子到了楚国的负函之蔡(非蔡国之蔡),叶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还见到楚狂接舆等隐士。鲁哀公九年,孔子离开楚国,途径陈国,前往卫国。在陈国时赶上楚国攻打陈国,放火烧了陈国的西城门。孔子与子贡讨论了这件事。
相关人物:
楚狂接舆:楚国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曾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 
楚昭王:楚平王之子,即位时不满十岁。在位27年。                        
令尹子西:楚国令尹,楚平王之子,楚昭王兄长。                              
叶公:名沈诸梁,字子高。楚国政治家、军事家

◆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
主要事迹:
孔子在公元前485年再次来到卫国,第二年,在其弟子冉有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将孔子迎回鲁国。
相关人物:
鲁哀公:鲁定公之子,鲁国第26任君主,在位27年。                               
季康子:季桓子之子,三桓之一,位高权重。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