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孔子家语:终纪解第四十(3)

孔子家语:终纪解第四十(3)

阅读量:3752027 2019-10-24



孔子之丧,公西掌殡葬焉,唅以疏米三贝,(疏粳米礼记曰稻曰嘉疏绖徒结反)袭衣十有一称,加朝服一,冠章甫之冠,珮象环,径五寸而綨组绶,(綨杂色组绶所以系象环.綨巨箕反组则古反)桐棺四寸,柏棺五寸,饬庙置翣,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练设旐夏也,(披枢行夹引棺者崇崇牙旌旗饰绸练以旌之杜于葬乘车所建也疏练广克长寻曰旐也.翣色甲反绸直留反)兼用三王礼,所以尊师且备古也,葬于鲁城北泗水上,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
既葬,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贡谓之曰:「吾亦人之葬,圣人非圣人之葬,人子奚观焉.昔夫子言曰:『见吾封若夏屋者,(夏屋今之殿形中高而四方下也)见若斧矣,从若斧者也,(上难登狭又易为功)马{髟葛},封之谓也.』(俗间之名.{髟葛}力叶反又作鬣)今徒一日三斩板而以封,(板盖广二尺长六尺斩板谓斩其缩缩斩上傍杀盖高四尺也)尚行夫子之志而已,(尚庶)何观乎哉?」二三子三年丧毕,或留或去,惟子贡庐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鲁人处于墓如家者百有余家,因名其居曰孔里焉.

唅----hán古同“含”。古代殡葬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等物。又写作“含”、“琀”。贝----[bèi] 1.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雕。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4.姓。袭衣---[xí][yī/yì]1.尸衣。《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 唐 孔颖达 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 。组绶----[zǔ shòu]1.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2.借指官爵。饬---饬[chì] 1.整顿,使整齐:整~纪律。2.古同“敕”,告诫,命令。3.谨慎:“程元凤谨~有余,而乏风节”。4.古同“饰”,巧饰。翣----[shà] 1.古代出殡时的棺饰:“饰棺墙,置~。”2.古代帝王仪仗中的大掌扇:“古者扇~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3.古代钟、鼓、磬架横木上的扇形装饰:“周之璧~。”。旐----[zhào] 1.古代的一种军旗。上面画着龟蛇。2.俗称魂幡。出丧时,在灵柩前引路的旗幡。鬣---[liè]1.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鬃。刚~。2.鱼颔旁小鳍。3.〔~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4.扫帚的末端。庐---[lú] 1.房舍:茅~。~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b.庐舍和坟墓)。2.姓。

释文:
孔子的丧事,是公西赤来设计殡葬事宜的。给亡人口中含了三贝疏粳米,穿十一称衣服,外面再穿一套朝服,头戴殷时的章甫之冠,珮带直径五寸的象环,用杂灰色的丝带,用桐棺(内)四寸,柏棺(外)五寸。整理灵堂装饰棺椁,系有披带(设乘杆)是周代的制度;设置崇牙状的旌旗,是殷代的制度;用素锦缠绕旗杆,上挑着宽为二尺二寸长为八尺的黑布蟠,这是夏代的制度。在丧事中兼用到夏商周三代的礼仪,是表示尊重和传承古人。
安葬的地方在鲁国都城北面的泗水河边,葬于地下不到有泉水的位置,并且堆土为坟,坟顶窄狭如仰斧形状,高四尺,附近种植了松柏为标记。弟子们都在孔子的坟墓旁住下来行心丧之礼。安葬孔子的时候,有人从遥远的燕国赶来参观,来人住在子夏家里。子贡对他们说:“我们也只是普通人安葬圣人,不是圣人在安排料理葬礼(这难道是圣人在葬人吗?不过是我们这些人在葬圣人罢了),对于您来说有什么值得看的呢?过去夫子曾经谈及筑坟的样式,说,‘我见过坟筑得有像堂基的,(有像堤防的,有像两檐飞出的门廊的,)有像斧头刃向上的。我身后就要斧头刃向上的形式’。斧头刃向上的形式,俗名叫作马鬣封。我们今天为他筑坟,一天之内换了三次板子就聚土四尺来高,筑成了斧头刃向上的形式,这也算我们完成了夫子的遗愿吧,这有啥看的呢?”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大都守墓三年。过后,有的又住了一段时间,有的就离开了。只有子贡在孔子墓旁搭盖小屋居住了六年多。从那时以后,孔子的一些弟子以及鲁国百姓就有在孔子墓旁边建房居住的,渐渐有了百十来户,这样人们就把住人的地方叫做‘孔里’了。

评析:
这一篇是讲孔子临终前及死后丧葬之事的。孔子认为有生必有死,所以他感到将死却处之泰然。他所感叹的是:“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担心他的治世之道不能被后人采用。“哀公诔”章,子贡批评鲁哀公在孔子生前不重用孔子,认为“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这是统治者对待名人的常态,批评是应该的。 
文字来源于《孔子家语》

    往期回顾
写好中国字 |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做客《人民日报》(1)
写好中国字 |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做客《人民日报》(2)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金石学的起源与分类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什么是吉金?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古代礼乐器(1)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古代礼乐器(2)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古代礼乐器(3)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度量衡器物(1)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度量衡器物(2)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度量衡器物(3)
苏士澍谈中国金石文化——古钱币(1)
忆启功:幽默大师的寿乐人生
弘一法师悲欣交集的书法人生
李可染画牛减压,黄胄与牛较劲
细数史上知名的父子书法家

临霄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