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报告】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之浙江省(四)

【报告】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之浙江省(四)

阅读量:3776197 2019-10-25


五、企业转型升级
(一)年轻一代企业家承担转型升级的重任
中国民营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领导人更替的时代共振期。由于特殊的“差序式”华人文化信任结构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子承父业”仍然是民营企业传承的主要模式。有别于代际传承的视角,跨代组合创业的研究强调家族的创业精神,认为不断打破内外部制度约束、推行战略变革举措才能实现持续成长。与白手起家的年轻创业者类似,子承父业的年轻一代企业家以跨代创业的形式,肩负着存量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图4.17 不同利润水平的企业慈善捐赠金额(单位:万元)
由于特殊资产无法传递,再加上时代背景和两代人的价值观差异,父辈成功的关键要素未必能够帮助年轻一代创造新的价值,家族企业研究中的代际传承视角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商业家族秉持创业家族的理念,以“增量”来带动“存量”,不断创造代际财富实现持续增长。为此,年轻一代秉承家族创业精神,打破内外部制度约束,利用新的知识与能力推行新的战略举措使企业实现成长。当下,父辈机会捕捉型的成长战略遇到要素成本上升、需求收缩的压力,适时地向创新为主导的创业导向战略转型是必由之路。如果说单个创业者同时创立、控制多家公司为组合创业,那么从跨代创业意义上的家族组合创业则是超越了个人或单个公司的家族多元化战略,从而可以分散风险帮助家族获得持续的收入,给家族成员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创新和创业改变保守的家族战略格局,避免不必要的内讧和家族冲突,树立个人权威实现个人价值。年轻一代在主业之外的新领域有所建树,客观上也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1.  浙江企业家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和自身企业
无论是年轻一代业家还是其他企业家,两类企业家样本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自身企业的认识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下文的数据解读是按照企业家总体来介绍的。如表4.9所示,从524位企业家的有效样本数据看,浙江企业家群体对宏观经济的新常态认识与中央判断基本一致。在接下来的5年,我国经济可能还是L型的走势。全国民营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就浙江经济总体而言,创新和创业氛围浓厚,转型升级负重前行,2016年比上年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春江水暖鸭先知”,浙江的企业家感受到宏观经济有些固定的矛盾继续存在,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从物价看,有超过一半(58.3%)的企业家认为物价仍然可能继续上涨,脱实就虚的顽疾仍然存在,由于货币存量水平较高,稳健的货币政策仍然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再加上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房价维持高位推动了人工工资、企业运行成本,也导致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对总体经济的预判看,相对于过去年均9%以上的年份,有56.3%的企业家认为接下来我国宏观经济仍然是处于相对低迷期。不过,45.5%的企业家认为工人会出现大规模失业,43.8%的企业家预测会出现局部金融危机,表明企业家们保持了某种程度的信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企业家仍然坚信我国经济内在的回旋余地,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表4.9 浙江民营企业家对我国5年后可能面临风险的感知和预判
有可能
不好说
没有可能
经济陷入低迷
295(56.3%)
153(29.2%)
76(14.5%)
工人大规模失业
239(45.5%)
160(30.5%)
126(24.0%)
物价大幅上涨
306(58.3%)
143(27.2%)
76(14.5%)
房地产“泡沫”破裂
267(50.9%)
194(37.0%)
64(12.2%)
局部金融危机爆发
230(43.8%)
191(36.4%)
104(19.8%)
地方政府债务破产
114(21.7%)
209(39.8%)
202(38.5%)
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53(29.1%)
145(27.6%)
223(42.5%)
社会矛盾激化
112(21.3%)
180(34.3%)
233(44.4%)
战争或恐怖主义引发灾难
37(7.0%)
127(24.2%)
361(68.8%)
绝大多数企业家对经济新常态运行过程中所谓地方政府债务破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影响时局稳定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几乎所有的企业家仍然坚信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既定战略不会动摇,更相信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既定原则以及掌握时局的能力。
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看,企业家都还是遵从市场经济规则,从竞争态势中审视潜在的危险。如图4.18所示,近3/2(63.2%)的企业家认为企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同行竞争的压力以及可能导致的客户流失。有1/4(25.1%)的企业家感受到了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风险,这也意味着更多比例的浙江企业家正在积极投入到了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中去,那里蕴藏着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增加值的巨大机会,当然还有伴生的风险。另外,仍然有近1/5(19.3%)的企业家关注到了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压力,这也意味着中央多次提到稳定预期、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仍然有一定的压力。

图4.18  企业对风险的感知
2、企业家如何看其薄弱环节
从图4.19的浙江样本看,年轻一代企业家和其他年龄段企业家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的自我分析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他们对自身竞争薄弱环节的自我剖析基本相同。生产规模、品牌、核心技术、价格、人才与团队等方面是企业家感受到最为薄弱的环节。生存规模无法扩大可能与土地、环保、劳动力不足等硬约束有关。而对产品品质、服务、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链的支持、政府扶持、风险管控等方面则并不感到担心,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浙江经济的传统优势所在。

图4.19 浙江企业家对所管理企业竞争薄弱环节的分析
(二)年轻一代企业家如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企业转型是在原有竞争优势丧失、运营难以延续的情况下,企业对经营方向、商业模式运营模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目前,浙江的企业家并没有在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盲目进入不熟悉的新领域,更多的是在既定行业通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或者是在原有产业链条上转产高端的、低能耗的产品提高附加值。从图4.20的数据看,只有15.1%的企业家表示要通过试制新产品转到其他未知行业,有近30%的企业家表示维持原有行业,要调整市场侧重。可能是因为迁址成本或者配套产业的原因,只有大约5%的企业表示搬迁厂址。有将近60%的企业正在通过降低用工成本的一整套办法来应对成本上升的不利处境,同样有60%左右的企业家打算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水平转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图4.20 浙江企业家管理的企业转型方向
以杭州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以及落户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为标志,浙江经济中互联网特色助力传统产业的升级已经非常明显,互联网时代聚合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产生某种裂变,在线上线下形成了更广阔的资本、信息、人才、市场客户汇集的高速通道。作为全国首个提出打造信息经济大省的浙江,致力于经济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企业转型在互联网经济中获得新的动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为传统制造企业开展跨界竞争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如图4.21所示,从浙江受访企业家的调查数据看,大约有一半(45.6%)的企业家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压力,原有客户采购的挑选范围急剧扩大,忠诚度不断下降,他们随时可能利用互联网成为行业竞争对手甚至跨界对手的客户。拥抱互联网,不仅仅是利用网络销售产品这么简单,企业家明显感觉到了思维需要革新,很多时候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38.7%的企业家感受到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竞争不断加剧,不确定性在增加。

图4.21 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诸多企业家已经着手进行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探索。如图4.22所示,目前超过一半(51.2%)的企业家利用互联网与客户保持沟通并提供周到的服务。人才引进也是企业家较为常见的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变革,大约有1/3的企业注重通过互联网投放广告、进行积极的企业宣传。有的企业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大约有1/5的企业通过网店进行了产品销售。在利用互联网方面,年轻一代企业家与其他企业家的差别并没有很大。
摘自:《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