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论语》经典片段:孔子教导学生“既往不咎”...

《论语》经典片段:孔子教导学生“既往不咎”...

阅读量:3826928 2019-10-26


晓晓说:
· 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一生受益无穷的道理。
· 听中国成语,学传统文化,写精彩文章,悟人生道理。晓周刊正式推出《成语世界》栏目,挑选经典成语,并以接龙的方式延续下去。
· 在这里,孩子们通过游戏多掌握一个成语,多了解一段历史,多一份生活的感悟,多积累一个写作文的好素材。
· 在音频中,主播会用最贴近生活化的表达,让孩子们对成语有着最准确最到位的理解,真正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笔千言”。

【成语解释】
咎:责怪;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
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中国的大地上有很多的诸侯国。
孔子所在的国家叫做鲁国,当时的诸侯王是鲁哀公。鲁哀公对祭祀土地神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
在国家遇到外敌侵扰而出兵打仗的时候,他会把土地神的牌位带在身上,用来保佑他。
他认为土地神对所有国家大事都有着很强的支配作用,因而对它十分的虔诚恭敬。
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个木制的牌位。
而这个牌位用什么木材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却一下子难倒了鲁哀公。
有一天,鲁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学生宰予找来,问道:
“呃...宰先生啊,请问我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么木材最好呢?”
宰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嗯...回大王,我听说啊,夏代的时候是用松木做土地神主牌,殷代的时候是用柏木来做,到了周代呢,就是用板栗木来做啦。”
“噢,原来是这样啊,领教了。”
鲁哀公点点头,将宰予送出了皇宫。

可是这件事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孔子的耳朵里。
孔子大发雷霆,因为这件事是宰予胡说的,于是孔子叫来了宰予,严厉的批评了他。
批评了之后,孔子的怒气稍稍有些平静了。
他语重心长的又对宰予说:“宰予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做完的事,就不用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就不要再责怪了。”(原文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今后啊,你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国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装懂,胡说八道。不然,一旦话说出口,后悔就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
《论语·八佾》: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小故事大道理】
过去的错误已经发生,揪着别人的错误不放也于事无补,既往不咎,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
【成语造句】
1、我们就此既往不咎,从今以后仍是好朋友。
2、过去的事,咱们既往不咎,今天只谈眼前和今后应该怎么办。
3、既然他已承认并改正了错误,我们可以对他之前的行为既往不咎。
【近义词】
既往不究
【反义词】
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成语思考】
1、你是如何看待“既往不咎”的处事方式呢?
2、你可以尝试着用“既往不咎”造个句哦~
本期执行编辑:Nic
注:转载需授权
联系方式:xiaozhoukan@xiaoheiban.c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觉得此文有帮助
就转发给您的朋友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